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保成业履满持盈 庆升平君子何兢1 (第2/4页)
的儿女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 她只做错过一件事。 那就是十多年前,她把先帝宫中的一位姓陈的美人送去看守先皇的陵寝,并霸占了她的儿子,皇十一子赵端。 陈美人很快就听话的在皇陵中死去。 赵端在她身边一点点长大。 她的生活有了那样缤纷的色彩,她真的不再寂寞了。 赵端又活泼,又健康,还很聪明,他哒哒哒地跑到福宁殿去,然后黄昏的时候回来给她请安,从袖子里面摸出一块糕点喂给她。 “娘娘,”他说,“哥哥带我去小阁子里吃点心,不让奶奶知道,他说这是爹爹以前爱吃的,娘娘你看看,是吗?” 她当时就淌下泪来。为早死的丈夫,为幼年失父的赵端,为守寡的自己。 她从来没想过赵端能做皇帝,如无意外的话,赵佣的世系将传之万世,赵端就会做一个闲散的宗室,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危亡两不知。 她为他挑选了王氏做妻子,王氏的家族还和她有一些亲戚的关系,也是勋贵之后,一个娴静知书的女孩子,两个人站在一起便是一对璧人。 他们以后还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还会抚养赵端的孩子,她的孙子。这个孩子会不会有一些向氏的血脉,和她多一点缘分呢? 然而噩梦一样的,赵佣死得就是那样早,她推举赵端登基,然而赵端竟然,又像父亲和哥哥那样……新法究竟有什么好?她想了一辈子,都想累了。 非得要变法吗,非得要折腾吗,为什么不愿意太平地过一辈子? 难道抢人的孩子,老来就有这样的报应吗? 她原来想着,到了九泉之下,就得把这个儿子还回去了,可是现在呢? 她不再想要这个孩子了,她看到这个孩子,痛苦极了。 她叹了一口气,问:“十一哥,你非得做这事吗?” 她话语中的疲倦,赵端并听不懂,他那个时候好年轻,但他知道,这是养母的通牒,养母不愿意变法,如果他坚持的话,皇帝会不会变成赵似来做?他拼命哀求养母的回心转意。 “娘娘,我只是,我只是没有见过爹爹,我只是想尽孝,我并不是…我不变了,娘娘,我不变了!娘娘别不要我!” 皇帝的意志,最好不要轻易地改变,皇帝的话语,最好不要轻易地说出,做出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想想后果。赵端这辈子都没有学会这个道理。 因为在他漫长的、随意悠游的少年岁月里,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反悔。 他总是被纵容。 最爱纵容他的太后,抚着他的肩头,满心的失望:“你真的不变了吗?” “不变了,不变了!” 那样的噩梦散去了。太后得到了他的服软与保证,也退开一步:“崇宁的年号,你接着用吧,你是人子,孝顺自己的父亲,也是应该的。” 赵端战战兢兢地看向她,不知道这是一个圈套还是什么。 而向太后只轻轻地捋一捋他的头发,眼神很悲哀,赵端害怕极了,两个人都害怕对方杀死自己。 “但是,娘娘想给你改个名字,好吗?” “啊?” “你如今即位做官家,名字便当与众兄弟分别。你年轻,娘娘也老了,再也给不了你什么,只有‘持盈’两个字送你,你一定要记住,好不好?” “持盈?” 她本就是宰相的孙女,对诗书饱读不过。 “‘持’者,守也;‘盈’者,满也。咱们赵家有国一百三十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你只需垂拱而治,便可流芳百世了。我知你性子好动,只求你安稳做官家,不要惊动百姓,努力保守祖宗之成业,娘娘来日九泉之下,也可见你爹爹了。” 赵端将头靠在她怀里,他那时候并不知道养母的用意,只知道这事过去了……改一个名字罢了,这事情终于过去了! 而向太后的眼泪,一滴又一滴,落在他乌黑茂密的头发缝里。 崇宁这个年号,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短短的两年里,太子赵煊病重,太后向氏病逝,皇帝赵持盈与皇后王静和吵得天翻地覆。 皇帝决定改元,作为一个新的开始。 诸大臣有上书“大观”、“政和”、“重和”的,持盈圈了重和,与蔡瑢道:“重和重和,和之又和,再好不过了!我只要平和,不想再生波折了!” 蔡瑢称是,又问他那副雪景山水画画得如何了。 而持盈的眉眼里顿生落寞:“画不出!” 持盈那时候和他暧昧推拉,但不过雷池一步,蔡瑢规规矩矩、道貌岸然地坐在赐坐的椅子上,为皇帝分忧解难:“官家有何难处?” 持盈怪他:“我本就不愿画山水,是你诓我,把我害成这样!” 蔡瑢讨饶道:“官家这是哪里的话?” 持盈托着腮,很怅然:“我虽然富有天下,却未曾见过自己的江山。画来画去,不过是在照着王摩诘的样式描罢了!” 崇宁年的时候,内政紊乱,外事上倒有喜报。北地新建了一个金国,和辽人打得不可开交,持盈便趁机收复了十州的领土,蔡瑢带头对他歌功,他也为自己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感到得意。 那天他在宣和殿描花鸟,蔡瑢就说,官家收复北方失土,何不画一幅山水表示庆贺? 持盈欣然肯定。他要画一幅北方的雪景,雪景上要有连绵的高山,要有归棹的渔夫——他本人闲看江山的象征——要有料峭的树,要有隐现的宫观。 然而,他能画人,画树,画宫观,却不曾见过皑皑的雪山。汴梁建立在平原之上,他甚至连像样点的高山都不曾见过,只能拾前人之牙慧。 因此在这里和蔡瑢诉苦。 蔡瑢和他不仅在政治上相投,在艺术上也是趋同,他们两个一起写字画画,互为题跋,果然蔡瑢听了他的话,立刻出主意道。 “臣有一个办法,能叫山来见官家。” 1 持盈不知道自己在面对他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笑,他以为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