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ioFive:新任务 (第1/3页)
2027年8月20日上午10时许,法国马赛,701空军基地演习区: 40公里外,阵风战斗机的双机编队航线开始有了变化,其中一架以一个强势的转弯调过头来,而另一架仍然没有太大的航线变化。 坐在焚风的驾驶舱里,我对「敌人」的这个举措嗤之以鼻。 在我的命令下,僚机与我解散编队。我也猛推了一下油门杆,踩下方向舵,向左转弯。 回转过来的阵风战斗机在25公里外迎头向我发S了两枚导弹,焚风的雷达立即就有了反应。在它发S导弹前,我没有发现敌人的雷达有锁定的迹象,这两枚导弹的目的显然只在阻挠焚风的接近而已。 「看紧後面这架。」 我向僚机下命令,然後压下C纵杆降低高度以躲避那两枚敷衍了事的导弹。平显上,导弹的模拟型号笔直地穿越焚风的上空,没有半点抓住反S信号的意思,也没有接受机载雷达无线电指令修正的迹象。 利用下降高度获得的能量,焚风转眼间就超过了调头反击的敌机,切到了一直在逃跑的那架阵风的转弯半径以内。通过僚机的资料链,我观察到之前被我暂时放过的阵风在草草发S完导弹之後又转了回来,空情变成了敌我双方互相夹着一架敌机的状态。 「盯住它!别让它来碍事!」 我把後面的阵风交给僚机对付,仍然加速追击前面的那架阵风。 僚机卯足了劲追赶阵风,但F-35沉重的机T令孤零零的F-135大推力发动机不堪重负,渐渐地,F-35与阵风在速度上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趋势。 真可惜,如果僚机我的座驾一样,是一架焚风的话,兴许还能从我的嘴角捡一个残羹剩饭的战绩。不过既然它这麽不争气,那两架阵风就只能都归我了。 焚风的雷达对阵风完成了锁定,紧接着就是一发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前面的敌机也没有坐以待毙,它立即开始发S箔条并进行有源g扰。g扰的效果很显着,随着导弹类b信号的靠近,其回馈的信号开始丢帧,最後完全没有应答了。这个状况意味着焚风的雷达无法继续修正导弹的轨迹了,但是按照情况想定,2枚导弹仍然可以凭藉主动雷达的跟踪能力紧跟目标。 随即,敌机大角度拉起,如同经典的教科书动作一般。尽管攻角不够大,它任然摆脱了导弹雷达的跟踪。不过,这个动作也让阵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焚风已经趁势将其b入了视距内。 正当我琢磨着要用什麽武器结果它时,阵风狐人孤注一掷地靠着一个俯冲急转回来,妄图用一次短促的反击来结束战斗。演习中的阵风没有挂载模拟弹,没有额外的负重,所以这个转弯显得还算从容。 我当然不打算让敌机这样舒舒服服地转弯过来,果断在尚且勉强的距离上发S一枚格斗弹。 在发S按钮按下之後不到一秒,阵风的机腹下方突然出现了连片的云朵,那是热诱弹的特徵。导弹的类b信号通过对不同热源频谱的分析,分拣出了2个可疑目标,随後果断追上了错误的那一个。 有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法国的设备技术人员在模拟器上对本国人表现出的偏袒,不过我听说法国最先进的机载红外诱饵具有导弹引导头难以区分的热源特徵,这种诱饵甚至还有动力。演习的时候自然不会随随便便使用这种价格抵得上半枚「米卡」的高级货,而是在电子领域预设了放热诱饵就等同於也使用了先进诱饵吧。 很快,躲过攻击的敌机勉强转过头来,还以2枚导弹。 焚风的告警设备没有探测到雷达信号,以常理判断的话,这两枚导弹应该是格斗弹,但法国人思路清奇的「米卡」空对空导弹同时相容雷达和红外两种导引头,我吃不准这两个急速b近的信号究竟是什麽。 我同时拨动箔条和热诱弹的发S开关,C纵焚风连续急转躲开导弹。 两个回合的斗法之後,敌我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至五公里左右,我将脚舵踩到底,将油门杆推至最小加力,瞄准阵风的後半球咆哮而去。 前方的阵风摇晃着机翼迎接挑战,它应该知道自己无法占据有利的方位角,或许只是希望靠近之後用头盔瞄具引导格斗弹赌一把。这架阵风在爬升上吃着大亏,但水准方向上凭藉存速的优势仍然可以保证一定的指向能力,因此,不难想像对方的飞行员可能期盼着在盘旋中反戈一击。 这个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焚风以大仰角突然爬升,并不急於在短兵相接的第一秒就分出胜负,这就使阵风的飞行员必须放弃打好的小算盘,被迫拉起迎战。 竞争由水准转为垂直,焚风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半圈筋斗,转入俯冲阶段,现在是迅速占据敌人尾部不可逃逸区的最佳时机了。我仰头观察,看见阵风仍然在笨拙地爬升。俯冲动作可以增加额外的G力,所以先完成筋斗的一方,可以应势利导地扩大优势。 敌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放弃爬升迅速改平试图加速,这个半半拉拉的动作正好使它落入焚风正前方7点钟的雷达扫描范围,距离也是完美的四公里。 我当即发S了一枚格斗弹,寄希望於依靠被动手段跟踪的导弹不会被对方发现。然而,阵风的垂直尾翼下又及时出现了一连串闪光,而导弹的类b信号再次在二选一中择出了诱饵的热源。 「这他妈是作弊啊!」我气得大喊了起来。 此时的我有一种预感,不管我再用什麽制导武器攻击阵风,吃错药了的判定系统都会给我往「未命中」上引导。 那麽,机Pa0总没问题了吧。 我用语音命令调出雷达S击模式,HMD头盔显示器上,2条扭曲的斜线构成了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状准星,动态准星随着敌机的位移不断微调。我将阵风的机身粗略地套入两条漏斗线之间,然後调整机身的角度和高度。 演习中自然不需要实际S击,不过焚风不断缩短距离以及针束波的长时间照S也让阵风的飞行员意识到我要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