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义灭亲陈阎罗】  (第2/5页)
想了想,陈诺干脆直接迈步走进了门。    里面那个姑娘有点脸色难看了,站起来不爽道:“哎!你这人怎么回事,跟你说下班了!”    嘴里说的不爽,但其实手里动作却很快。    陈诺眼尖,瞄到两个姑娘正在飞速的把手里翻看的那个杂志收起来。    那杂志花花绿绿的,上面的封面还挺时髦,好像有女人烫着大波浪头发之类的。    嗯,明白了。    两个姑娘这是趁着晚上下班了没人,在这里偷偷看杂志玩儿呢。    这杂志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杂志。    当然了,也没有真的多不正经——那种东西这个年代还没有。    所谓的不正经,最多也就是一些比较时髦的,可能是些什么电影杂志之类的。    在这个风气普遍保守的年代,穿的稍微时髦点,打扮的稍微妩媚点,哪怕是烫个头发,都会背后被人说成不正经。    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年轻的姑娘呢。    欧秀华脸色有点紧张——她晚上和自己的小姐妹在这里偷偷翻看杂志,听说还是小姐妹的朋友去南方出差带回来的画报,上面的都打扮的都可时髦了。    另外的那个姑娘,其实就是理发店里的理发师,身上还穿着白大褂。    没错,就是白大褂。    这个年代,理发师都和医生一个打扮,都是一身白大褂的。    这个理发师姑娘看着就有些泼辣,起来就拦在了陈诺面前,顺手就拿起墙边的扫帚:“出去出去,下班了还往里走什么什么,我扫地关门了!别碍着!”    说着,拿着扫帚就在陈诺面前的地上划拉了几下,扫帚几乎就要扫到陈诺的鞋上了。    陈诺笑了笑,往外退了两步:“我不理发,我就问个路。”    站在灯光下,女理发师看清了陈诺的脸——她的神色忽然一下就和气了下来。    好吧,还是那句话,不管什么年代,颜值即是正义。    陈诺长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正特别符合这个年代姑娘们喜欢的那种审美。    顺便说一句,这年代最受姑娘们喜欢的全民偶像,还是唐国强老师。    没错,就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和“学挖掘机技术哪家强”的那位。    年轻时候的唐国强,可是被称为奶油小生的。    “你……不理发?”理发师姑娘却反而有点犹豫了:“那个……你要着急理的话,也行,我晚点关门……”    陈诺愣了一下。    自己这算是……吃到颜值红利了?    “那就,理一个。”陈诺笑着走了过去,坐在了理发的椅子上。    “好嘞!”    理发师姑娘高高兴兴的拿过一条白色的围兜,塞着陈诺的脖子衣领给他围上,然后从一个皮袋子里拿出了理发师用的推子。    旁边坐着的欧秀华一看,就要起身:“那,小雨你忙,我就先回家了。”    “表急走啊。”理发师姑娘赶紧拦住:“我剪头很快的,一刻钟最多,你等我一会儿,反正你回家也一个人多无聊啊。我还有一本杂志呢,等会我们一起看。”    欧秀华闻言,犹豫了一下,也不知道是真的觉得回去也一个人无聊,还是记挂的另外一本杂志,倒是重新坐下了。    理发师姑娘手脚麻利的开始按着陈诺的脑袋开始摆弄。    陈诺一开始是忍不住从镜子里瞄欧秀华的。    1    但瞄了几眼后,实在是瞄不下去了。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头发……    陈诺叹了口气:“姑娘啊……”    “叫什么姑娘!叫女同志!”理发师姑娘瞪眼:“讲话流里流气的,哪里学来的坏毛病!”    陈诺笑着没反对:“那个,这位女同志,你是学徒吧?”    “哈?”理发师姑娘一愣,有点心虚:“你咋知道?”    “你这个剃头剃的……你给我前面发际线修的,快推到天灵盖后面去了,你再往后推一点,我可以去当阿哥了。”    “什么阿哥?”    “清朝人啊。”陈诺叹了口气,在脑袋上比划了一下金钱鼠尾辫子的发际线造型。    理发师姑娘有点脸红窘迫,却反而瞪眼按了一下陈诺的头:“老实别动!你是理发师还是我是理发师啊?你懂什么,我就是这么剪的!”    1    “……不行你给我剃个光头吧。”陈诺叹了口气:“还凉快点。”    “那……也行。”姑娘松了口气——她手艺确实有点潮,白天都是理发店里的正牌师傅给人剃头,她这个学徒,也就是晚上的时候负责顶个位置而已。    光头倒是简单了许多。    不到十分钟,陈诺的脑袋,基本就变成了从前的磊哥了。    光溜溜的,灯光下还能反光的那种。    这里理发师姑娘手艺虽然不咋地,但光头还是剃的不错。    陈诺顺手摸了摸脑袋,滑溜!    理发师姑娘给他脖子上扫了扫碎发,一抖围兜:“好了!”    陈诺看着镜子里的光头,笑了笑起身:“谢啦。”    “付钱吧。”    1    “呃……”    “有理发票的一毛,没理发票的两毛。”    陈诺:…………    理发票是什么东西,陈阎罗没见过啊。    至于钱嘛……    自己倒是有,但是那种红色的百元钞票掏出来,怕是吓到你啊!    保不齐姑娘掉脸就要打电话喊警察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百元大钞呢!    最大面值的华夏币是十元的,民间俗称“大团结”。    “那个,我没带钱,先欠着行不行?”    1    姑娘倒是出奇的好说话,走到柜台后面拿出了个本子往桌上一丢:“你自己登记一下。”    “登记?”    “对啊,你是厂里哪个车间的,名字,在这里写一下。明天你拿钱或者拿理发票来,再销账。”    明白了。    毕竟不是外面的理发店,是工厂生活区的理发店,只为本厂的人服务,倒是可以记账的。    陈诺想了想,拿起笔来:“我不是你们厂的,我来找亲戚的,明天让他来还行不行?”    “……也行吧,把你亲戚的名字写下来。”    其实也真的好说话——而且,还有一层原因。    这个年头,哪怕是厂区的理发师,也都是吃公家饭的,理发店不是自己的,是厂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