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 常青的故事(作话放了个be结局真正的e在下一章) (第4/5页)
带自己一起走,冯小姐却略带遗憾地代替常松麟拒绝,常夫人正在病中,不好叫她见他这个‘祸首’。常松麟听了这话也不同意常青跟自己回去,耐心地哄劝他说:“你先等等,等几个月,我回去看过我娘,再跟她求求情,到时候一定来接你回去。” 常青难受得心里一阵阵发紧,可是事已至此,由不得他不点头。常松麟见他同意,也就松了口气,跟着冯小姐连夜返回了家乡。 常青本来不打算回顾家,他无颜再去见顾少爷,可是,当他拿起冯小姐留下的寻人公文,看着那通篇白话百出、心急火燎的通告,被他强压下去的那股愧疚与思念之情就再也控制不住地喷涌而出,眼泪也随之潸然而下。 他最终还是回去了。 他没想到顾老太太会因为自己的不孝之举气急而逝,但他更没想到顾少爷竟然毫无芥蒂地再次接纳了他。那位外貌文弱秀气的少年在他离去的这段时间长大了不少,身形轮廓多少有了些青年的影子,但还是跟以前一样爱哭,一双水汪汪的杏眼全泡在了泪水里,委屈而可怜地搂着他,哽咽着向他诉说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煎熬与思念,说到动情处,更是像孩童一样放声大哭。 常青心疼他,可又不敢过多地朝他倾注怜惜的情感。顾少爷虽然恨他当初一走了之,但心里到底还爱着他,还准备不计前嫌地继续跟他过日子,但常青心底明白,自己只能短暂地为顾少爷停留一瞬,他们的相伴注定不能长久。 常松麟身为大家少爷,却为了他抛家弃族,陪他受这颠沛流离的劳苦,这份情意,加上十几年前的那份知遇之恩,他永世难偿。即便顾家同样对他有大恩,可在所有事之前,他先是松麟手里攥着的一只风筝,不管因何际遇,漂泊到何处,只要松麟主动收回绳子,他就必须回到他身边。 常青在顾家待了一个冬天,对于顾少爷的狂热的爱恋与渴望,他始终怀着一份羞愧与疏离,他想到自己与顾少爷注定要分别的命运,想到松麟对自己不贞的反感与嫌弃,他就不愿意再跟顾少爷亲近。顾少爷被他冷淡的态度刺激得几乎要发狂,不顾他的反抗强jianian了他。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粗暴痛苦的性事中,常青却感到了一丝隐秘的安心。 多么心安理得的痛。顾少爷强jianian他,折磨他,让他痛不欲生,可这也恰恰使得他的负罪感减轻。这是他犯下的罪孽,他活该受苦、受罚,即便是这样,他也还不清亏欠顾家的恩情。 但是,为什么不能只折磨他一个人呢?为什么还要无辜的顾少爷也跟着他经受这些磨难?顾少爷折磨他的rou体,可他却在折磨顾少爷的精神。每一晚,当他被年轻人的粗大性器cao弄得浑身酸疼几欲昏迷的时候,当每一个濒临黎明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刻,他都能听见顾少爷伤心欲绝的哭声,听见那些叫人心酸的挽留他的话语。顾少爷为人单纯,但并不傻,他看得出来常青无心久留,但他无计可施,只能像软弱的幼鸟那般以嚎哭作为唯一的发泄手段。 常青知道,但他强迫自己不要在意。总会忘记的,顾少爷还这么年轻,等自己走后也许会伤心一阵子,可不会伤心太久的,顾少爷会过上自己的生活,他值得更好的人生。 三个月过去了,常青始终没能等到来接他回家的常松麟。他疑心是常家又出了什么变故,暗自焦心不已,又焦急地等候了十几天,却等来了另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朝廷取消了科举考试。 听说是在斗争中最终胜利的改革派鼓捣出来的东西,不仅是考试,连皇帝的帽子他们都要摘掉,学习东洋搞什么君主立宪……可那些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取消了科举,那简直是要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命啊!松麟已经以解元的成绩过了秋闱,只等来年参加春闱,可是法令一出,一切都没了,一切都成了一场空谈。 常青不敢相信松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该有多绝望,还有常夫人,一心要靠儿子发扬门楣、光宗耀祖的常夫人……他不能再等了,他要回去,不管怎样都要回去,他要陪在松麟身边,陪他渡过这道难关。 可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要跟顾少爷说再见,永远地诀别。 再一次离开的时候,常青似乎已经有些习惯那种摧心裂肺的剧痛了。眼泪模糊了视线,他什么都看不清,顾少爷熟睡的、缺乏安全感的蜷缩姿态印入他的眼帘,也就此印入他的心里,他想再抱抱他,可是伸出的手臂软得像煮烂的面条,根本无法用力,手掌最终落到顾少爷白净的睡脸上,轻柔地,不舍地抚摸着,常青啜泣着,喃喃地向他告别。 有缘来生再见吧,来生我要为你当牛做马,为你流尽最后一滴汗水,由你扒皮拆骨、抽筋吃rou,把我埋葬在你家的后院里,世世代代都陪伴着你,陪伴着你的子子孙孙…… 他擦干眼泪,静悄悄地起身,推开门,在半明半昧的天色中独自踏上了通往故乡的小路。 此次出行,常青身无分文,怀着一种类似自虐与自我惩罚的心态,他没有再设法挣钱用以支付马车的佣金,他一路只靠两条光腿,日夜兼程,忍饥受冻,终于在夏天过去之前,回到了自己曾经千方百计想要逃离的故乡,回到了生养他十几年的常家。 常家大门紧紧地闭合着,底漆有些脱落,但门扉上却缠了一层又一层的红绸,这红让他心里咯噔了一声,不详的预感好像乌云一般萦绕在他的心头。 常夫人病重,而按照当地的习俗,寿数过半的老人逢丧要披红挂白,喜丧同办。常青本以为是常夫人遭逢不幸,可是门外却又不见白幡,正百思不解的时候,突然听见“吱呀”一声,一个扎着两只羊角辫、胳膊里挂着一只竹篮的小丫头推开大门,蹦蹦跳跳地走下台阶,一抬眼看见伫立在门前的常青,她愣了一下,继而一脸狐疑地上下打量着他:“你找谁呀?” 常青认得她,这小丫头还是常家光景好转之后,他亲自去人市里买来的,也许是年纪太小,他外出时间又太长,小丫头已经不记得他了。常青用袖子抹去脸上的灰尘,整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对她笑了笑,温和地说:“我是常青。” 小丫头不可思议地瞪着他,小嘴巴一张一合,半天都没说出话来,忽然间又转身朝家中跑去,边跑边脆生生大声喊叫:“少爷,少奶奶!常青、常青哥哥回来了!” 少爷……少奶奶? 常青困惑地眨了眨眼,从心底涌上一股没来由的不安。他尚且没能消化掉这两个称谓究竟意味着什么,门边人影一闪,常松麟已经飞奔了出来,满脸震惊地望着他,嘴角颤动着,似乎是想要微笑,可不知怎么连一丝笑意都扯不出来,最后变成了一个似哭似笑的怪异表情。 “松麟……”常青刚激动地叫了一声,忽然又看见从常松麟身后走出来一个一身华服的妙龄女子,他这回一下子就认出这是冯小姐,可是她此时已经不再梳姑娘家的披散发,满头乌发都挽成了一个独髻,脸色红润白皙,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