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冬麦 (第2/2页)
虽说前山野兽不多,但就怕万一,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李清听着不远处的砍柴声,心里暖暖的,他自然知道几人的意思,想着不是什么大事,就由着他们去了。 日头西移,见时间差不多了,李雄几人扛着柴火来找李清,对方恰好也挖的差不多了,足足一竹筐,略微数了下竟有二十多颗秋笋,李清脸上满是笑意,面色微红,因是太过兴奋地缘故。 李雄笑着说“清儿,该回家了”,李清笑着点头,背上竹筐,见李刚背上多扛了一小捆柴火,便上手将其拎在手里,李刚笑了笑,他知道李清的性格,况且这一小捆柴火也没多重,就由着他拎着了。 不多时,几人就回到家,将柴火都堆到柴房后,李清让几人歇息,自己去接李明,来到学堂,李清不禁有些恍惚,小时候也是在这上的,那时放了课,爹总会来接。 想着,李明就从学堂出来,见是李清,就快步跑上前,抱住对方大腿,紧接着一道较为年老的身影从李明身后出现,李清一见尊声说道“夫子”。 “是李清啊,来接李明回家啊”,夫子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身体还硬朗,留着长长白须,此时见了李清,便笑着说道,李清是他教过的学生中为数不多的有天赋的,若不是家中出了变故,恐怕现在应该在县上的学院内修习。 李清恭敬地点点头,对于这位夫子,李清是敬重的,小时教书尽职尽责,虽有时会打骂学生,但到底还是为了他们着想,只是现在时间过得快了,夫子也渐渐老了,好在夫子的儿子也学有所成,不知是否会接替他的位置。 “那学生就带小明归家了”,李清躬身说道,几家签了合契一事不是秘密,在签署当天,村长就已经和村里的人说明了,免得到时出现误会。 “去吧”,夫子挥挥手,虽对于李清几家签合契有些好奇,但面上并不会太过显露,见李清领着小明走后,就转身回了学堂。 回到家,李清先是处理了秋笋,剥了皮,留下能吃的嫩rou,随后焯了水,留出一小部分今晚吃的,剩下的一半用来泡在水里,待两三天后就会发酵成酸笋,一半留着水待明日挤干晾晒成笋干。 一个灶膛用来处理秋笋,另一个放上米汤热了,现气温较低,喝些热的米汤也好暖暖身体,好在李雄和李刚两人看着火,要不然李清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米汤热好后端出,因着山上还剩下些rou没吃完,这次一齐解决了,大火爆炒鸡rou和兔rou,放入秋辣子,味道一下就出来了,好在没放多,没有呛到。 从篮子里拿了几个鸡蛋,炒了一盘,最后再炒盘马齿菜,就大功告成了,家里人多,所以一盘的量不少,足够几人吃了。 日头已下山,天渐渐黑了,在砖棚下点了油灯,好看清些,热闹地吃完饭,李虎自觉地去洗碗,李清则将焯好的秋笋归置好,随后便烧水准备盥洗。 要不说家里有水井方便许多呢,一家人盥洗就得烧上两大锅热水,若不是有水井,还得一趟一趟去河边挑呢,但相应的烧的柴火也多,所以多存上些柴火可真不是假话。 洗漱完后,一家人聚在里屋,聊着明日去镇上的事宜,盘算着家里的哪些东西不够了,哪些东西得存着,哪些要及时准备好,李清听着几人时不时的话语,心里倍感安心,这样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见李明在木桌前温习课业,便走上前,轻声询问着对方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李明也很给面子,说了几个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李清就抱起李明,坐在木椅上给对方耐心解答。 李虎见此,心里有些痒痒,于是便对着李雄和李刚问道“爹,刚叔,来两杯?”,虽然一同生活了这么久,但见到这般情景,李虎还是心里忿忿不平,清儿酿的酒,刚叔竟然吃的比我还多,得补回来。 也不等两人回应,就到灶房内提了酒坛,拿了饭桌子,倒了几碟腌咸菜,摆好,倒了酒,三人就在炕上喝了起来。 李清解答完疑问,也加入他们,抿了口酒,问道“你们今日去看地里,冬麦子能撒了?”,闻言李雄夹了筷咸菜答道“是时候了,待明日将野物卖完后,下午起床就能撒”。 “地可翻了?不然麦子可长不出来”,李清提醒道,过去李清家只有两亩旱地,所以没有费多少力气,合契后家里一下多出十亩旱地来,要全翻了还得下不少功夫。 “啊哈哈哈,翻了十二亩地都翻了”,李虎闻言,笑嘻嘻地说道,今日他们去看还吓了一跳,原本想着此次下山再好好翻地撒麦种,没想到已经有人帮忙翻好了。 “翻了?什么时候的事?”李清不解,进山时可没提到要翻地的事,怎么突然就给翻了。李刚扬起笑意,开口道“是村北李衡家帮着翻的,他家翻地时,想着咱们还在山里,便帮着给翻了,不用俺说,李衡这小子做事还真靠得住哈哈哈”。 李清这才知道,心里不禁对李衡一家多了好感,毕竟十二亩地不是小数目,对方能帮着给翻了,必然是费了不少力气,想到此,李清连忙说道“那咱们得好好答谢人家,就按面上的价钱付了如何,总不能让人白白出了力气”。 李雄拍了拍李清的手,欢声缓声说道“放心,俺们心里有数,衡小子做事想着咱,咱也不会亏待了他,清儿放心,咱不是那占了便宜不知礼数的人”。 闻言李清才放下心来,随后嘴角微扬,既然地已翻好,明日就可以撒种了,再等到明年春时,就有小麦可收,家里粮食不断,过去愁吃愁喝的日子已渐渐远去,现下正变得更好,这让李清心里觉得无比踏实。 见李清露出笑容,李雄几人也扬起笑意,随即碰了一杯,觥筹交错,清脆声音入耳,是如此悦耳动听,使人心情都明朗了几分。 酒过三巡,也渐渐深了,李明回了自己的房间,右边侧屋内又响起断断续续的声音,真是酒消心愁,情满心田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