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2 (第1/2页)
隆裕四十年春,初安帝驾崩,传位四皇子,改年号为昌盛。 昌盛元年,一连下了多道圣旨: 远三皇子封为宁王,择江南一带作为封地。 命顾北出兵直击匈奴。 原来的中宫锦皇后变为锦太后,只不过是初安帝死前下的旨,还在圣旨上写了当朝只准一位太后,历代皇帝不准篡改。 而太后又不能由皇帝废黜,这皇帝又不能封自己的生母,也着实憋屈。 不说后宫,前朝还一连升贬好多人,实在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威严。 其中就有慕南被贬去了凉州。 怪,实在怪。这么做若是说为了打击宁王也说得通,毕竟他是宁王的人。但又何必将宁王放到江南地带?江南赋税重,同时也发达,是朝廷大半收入的来源,这么做难道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几日他都在忙着收拾行囊远赴,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主要就是这套房子,他既然都不在京城了,也不知何时能回来,那这屋子还是当了好。虽说这装潢不见得有多好,但就圣在这地段优啊,变现放身上总归是好的。 可怜就可怜这一连几日都无人问津,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莫不是看这屋子实在有些旧? 等到了行走当天都还未卖出,他也不强求了,更不想低价卖出,这屋子好歹也住了几年。 这日,只有几位同僚前来为他短暂送别。 他穿了一件深绿直领双层对襟长衫,内搭浅绿短衫下裙,腰间绣着雅致竹纹,外层薄衫上显着透明翻云,配以竹簪挽发。这么看着倒真像一位儒雅的居士。 只不过这衣服略显单薄、不应季。 他们聚在一家酒肆里,都点了一大碗酒,但可笑的事都不擅长喝酒。 来者都是与他官位差不多的人,原本都以为跟三皇子的慕南最有前途,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的他们可比慕南有前途多了。 也怨不了谁,世事难测多变,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当然也有替他惋惜的,举碗安慰道:“慕兄,我敬你一杯。谁的仕途没有波折?你尚且年轻就如此稳重,以后也必然道路通明。” 慕南回敬:“言重了,姑且当这为一场历练,再不然当个地方父母官也好。”若是被这点困难所击倒未免也太娇弱了。 “有气度”有人夸赞道。 慕南连称不敢。 东一杯西一杯也都有了醉意,醉而不漏都彰显着文人的风度,甚至还能侃侃而谈。 墨年是其中官位最低的,年三十有二却还是个白身,同时也是最有骨气的。 不知醉了没,他折下店旁的柳条,赠与慕南,不发一言。 慕南一愣,自知他的用意,接过诚心道:“多谢。” 墨年没说话也没恭维。 也不知是为了营造欢快的氛围还是真的醉的不省人事暴露了本性,有人一本正经地说起胡话来:“慕兄,我觉得你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有一人附和道:“林兄,我觉得你说得对。” 林兄继续说:“我听闻当朝长公主年芳二八,喜好养面首,风流成性……” 那人没附和,有些不敢相信:“啊……?” 随后林兄又否定的了自己的注意,说:“不对,人多机会少行不通。我还听闻当朝有些达官贵族颇爱男风……” 那人开始反驳:“林兄,我看这是你的想法吧……” “哈哈,怎么会呢。我这是在给慕南出主意呢。” 慕南听了就笑笑,并未将这个插曲放在心上。他的酒量其实并不算差,但也绝对称不上好,这会儿也意识到不能再喝了,可是盛情难劝啊。 好在这时玉露来了,慕南便冲大家拱手:“不巧,改日再聚,先行一步了。” 再不等他们的回话就走了。 直到后面稍微清醒了点,也没什么变化,只是都疑惑:“慕南呢?” 这时,墨年便在一旁解释:“走了。” 其实不用他解释众人也都猜得到,只是有些搞笑,为他人送别自己竟喝个烂醉。 慕南将柳条递给玉露:“好了?” “是,行囊早已收整完毕。还有大人那件屋子也被人高价买下了。” “高价买下?”慕南很是疑惑,他都以为是卖不出去了,竟然还会在临走前被人高价买下。 “是的。银票我已收好放置箱内马车上。” 慕南也再没说什么,这么看来还是件好事,点点头:“走吧。” 车马就停在不远处,除了琼浆以外,还有一人坐在马上。他一只手捏缰绳,两只腿似夹非夹跨在马鞍上,显得百无聊赖,看着十分寂寞。 一头乌发用高冠束起,一双眉眼深邃横飞,薄唇、高鼻,总之很嚣张。这么具有张力的五官,配的确实一张极致柔和的脸庞,相互中和竟显得有几分,可爱。 就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