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武三月遇刺  (第3/5页)
水缸前去洗手。    1    朱捕快等人看着县令公子的尸体,目瞪口呆,只觉天昏地暗,如入地狱。    “朱捕快,带上这家伙的尸体,我们去找县令算账。”阳九懒得做这样的事,可既然让他遇上了,肯定得管。    朱捕快欲哭无泪,道:“兄弟,你赶紧跑吧。”    县令可就这一个儿子,剩下的全是闺女。    就算阳九逃到天涯海角,只怕县令都不会放弃追杀。    “无妨。”阳九笑道。    在小镇上休息一夜,次日一大早,众人便直奔县城。    昨晚朱捕快亲自盯着,就是想要看看阳九会不会跑。    如果阳九跑了,他能找到众多理由向县令交差。    1    但若阳九不跑,那他也保不住阳九。    他想做个好人,却经常因实力不允许,眼睁睁看着许多好人惨死在他的面前。    那种痛苦,让他经常做噩梦,苦不堪言。    小镇距县城不远,进城后,就有大量官兵将他们围住。    县令已经得知,爱子被杀,故而才有这样的安排。    通风报信的人正是跟着朱捕快的一个捕快。    那捕快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要立功。    朱捕快妄图放走杀害县令公子的凶手,单凭这点,就必死无疑。    只要朱捕快一死,那个捕快多半就能接替朱捕快的位子。    1    在北疆对付高天海时,阳九都没怕过,现在在这小县城面对一个县令,更是轻松自在。    阳九举起双手,让官兵将镣铐绑到他的手上。    看到阳九这样,甘思思也没有反抗,直接束手就擒。    二人的举动倒是让朱捕快看不透。    最让朱捕快寒心的是他的双手也戴上了镣铐。    朱捕快倒是不怕死,就是他若死了,家里的老娘可该怎么办?    就因家里还有一个老娘,这些年他才会格外小心,努力不摊上事。    命中该有的劫难,看来无论如何都躲不掉。    一行被押到了县衙。    腹部肥大的县令看着地上爱子的尸体,双拳紧握,身躯轻颤。    “大人,凶徒已经带到。”传信的那个捕快进来说道。    那县令缓缓转过身,双眸噙着泪水,但目光却是落在了甘思思的身上。    怎会这么美?    还是在那个捕快的提醒下,县令才回过神,冷声道:“敢杀我儿,我必让你生不如死。”    阳九哂然一笑,问道:“那些被你儿子逼死的无辜百姓,又当如何?”    “跟我儿比,他们就是蝼蚁。”县令颇感意外。    到了此刻,阳九还能如此镇定,着实诡异。    阳九道:“朝廷推行新政,改革吏治,清除贪腐,但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蛀虫,新政才迟迟无法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百姓的日子更是没得到太大的改善……”    2    “一介草民,也敢妄议朝政?”县令心头想笑,真以为说几句大话,就能唬住他?    阳九揶揄道:“谁告诉你我是一介草民?”    若非草民,那就是官。    可阳九如此行事,不像是官。    “哟,就你还是官,可能证实?让本官看看,是不是能吓死本官?”县令想为爱子报仇,却在看到甘思思后,更想得到甘思思。    至于阳九,慢慢折磨致死便是。    阳九随手亮出魏忠贤的令牌,笑问道:“这个能证明吗?”    “这是……”县令看到那令牌,吓得双腿发软。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怒道:“大胆凶徒,竟敢伪造魏督主的令牌,当诛九族。”    2    “我懒得跟你说,也没空跟你说。”阳九说着双手微一用力,绑在手腕上的镣铐,直直被挣断。    众人看得瞠目结舌,难以相信。    阳九一步跨出,便掐住县令的喉咙,将其也举了起来。    县令手脚乱动,喉头已无法说话。    阳九也没让县令痛苦多久,就捏断了他的脖子。    四周非常安静。    没人敢相信,被镣铐锁着的阳九,能在一瞬间挣脱镣铐,并掐断县令的脖子。    阳九给甘思思和朱捕快解开镣铐,笑道:“朱捕快,从此刻起,你就是县令了。”    开、开什么玩笑?    2    朱捕快舌头打颤,无法言语。    “敢杀县令,罪大恶极,兄弟们……”先前偷偷报信的那个捕快拔出佩刀,想着他们这么多人,难道还干不过一个阳九?    阳九转身看向他,微笑道:“你若不说话,我倒是将你给忘了,思思。”    那捕快还没反应过来,喉咙就被甘思思一剑割开。    阳九寒声道:“你们可要想清楚了,跟朝廷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大人,您……”朱捕快现在倒是相信,阳九很可能真是从长安来的大官。    阳九笑道:“我觉得你更适合当这个县令。”    朱捕快想说这样不合规矩。    “朝廷的任命公文,很快就会到。”阳九又补充了一句。    2    就在这时,有数骑飞奔进县衙。    马背上的人穿着东厂的官服。    他们举起旗帜和令牌,一路畅行无阻。    进入县衙,看到阳九,几人齐齐翻身下马,跪地行礼。    最前那人说道:“阳大人,长安生变,督主命您速回长安。”    朱捕快等人都是跪在地上,毕竟东厂的公公都跪下了,他们却站着,不合规矩。    阳九接过一封密信,打开看后,脸色微变,道:“辛苦了。”    目送阳九匆匆离去,朱捕快等人方才站起,也是从那几个东厂的差役口中得知,此人竟是在长安城呼风唤雨的阳九。    长安城中的那些大官,看到阳九都得恭恭敬敬,更别说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小的县令。    2    回到客栈,收拾好东西,二人舍弃马车,骑马北上。    密信里的内容非常简短:    圣人遇刺,情况不妙。    武三月呆在皇宫里,皇宫守卫森严,如何能遇刺?    密信里既然说情况不妙,那就是相当糟糕。    甘思思也很担心,故而这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    数日后,二人进入长安城,却见长安城街头的柳树,竟已郁郁葱葱。    春早归。    甘思思先回家里收拾,阳九则是直奔皇宫。    2    养心殿外,守着不少太医。    自从武三月遇刺后,太医就轮番守在养心殿外,以防武三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