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回 误情思文染躲情缘 别旧事羲容焚旧稿 (第4/5页)
透了心,仍愿振作精神,少教旁人为他担忧。与银杞相处则见更频,不知自何时起,子素待银杞,亦渐生依赖之心,常日不是银杞在西楼,就是子素在磬院。两人形影不离,却只多是读书习字、煮茶闲坐,偶尔情难自禁,也就是银杞趁子素不备,凑去唇边啄他一口。今日难得,晚霞穿窗之时,映在银杞鬓边,教子素看得入了神,银杞回眸凝望,着实心动,含住他唇吻去。子素从来不避银杞,与他亲近惯了,反倒觉着安心,两人坐於案後耳鬓厮磨,正悠然时,便听院外人声渐起,忙掩上窗户装作不在。 然而躲得一时,躲不得一世,待得入夜,院中亮起灯笼,房里也得点灯,银杞知是躲不下去,只好笑着出门,扯谎说是下午打了瞌睡,现在方起,孰料子素跟在後头出来,少不得教人打趣几句。不过诸客既是冲珅璘而来,自也爱书倌气质,见得子素,更是心花怒放。 院中正在投壶,子素本要辞去,却被拉住不让走,非要他来耍上两把。正好绿哥儿与橙哥儿奉来樱桃冰酥,供诸倌与缠头解暑,见子素在此,也是一愣,放下甜点匆匆报与久宣去。桃树上立着那白了歌烧鹌鹑,听人投壶许久,见十二支竹筹被塞到子素手里,随口叫道:「带剑、带剑!」众人皆笑,珅璘抱臂倚在柱下,嗔牠一声「闭嘴」,便听一中年男子笑道:「无妨!既是了歌点得,书倌投便是了。若三筹之内不中,罚酒罚酒!」 银杞听言,当下挡在子素身前,挽人臂膀赔笑道:「哥哥且饶先生,先生酒量不济,不如……不如由他来投、我来受罚,可好?」那人受他一笑迷魂,不好不顺他意,却道:「也成,不过,首杯还是要他来饮。」银杞倚着他走开两步,亲昵问道:「哥哥好是面生,敢问贵姓?」那人捏了捏银杞下颔,佯怒回道:「好个有眼无珠小东西,我来此寻珅璘不知几回了,你还道我面生?」银杞明知故问,不过是要分其神,随意付之一哂,任他笑嗔调戏。 那洒金桃树下置一错金羊首铜壶,壶口细长,另有朝天双耳,所谓「带剑」,正是要中其中一耳,却又不得触底,须得恰恰挂着,犹如侠士悬剑腰侧。瑜之本想来为子素解围,先被身旁几个缠头拦住,走不过去,元之亦如是。却见子素从容抬手,首筹失手投失,落在壶後,第二筹则正好落入壶耳,恰恰悬在中间,并未着地,正成「带剑」一像。 众人欢呼起哄,又逗了歌,烧鹌鹑引颈高呼唤一名目,便要子素去投,接连三回未有失手,连中三像,更成「鸾目」之形。眼下不止宾客吃惊,连银杞也瞪大了眼,未料子素竟是投壶高手,却不知子素如今看着病弱,少年犹在姑苏时,随父曾习武科骑射,其父博学多才,子素神得其传,乃则属六艺俱精。区区投壶,自不在话下,只是久违生疏,方失手一回,後面一十一筹,丝毫不难。匆匆遂过众人之意,就要告辞而去,子素回身欲走,却见院门处倚着一人,亦在微笑鼓掌,却是赵端。 赵端立於暗处,对视一瞬,转身先走,旁人尚未见其身影,已先隐入夜色。子素神色一僵,只好垂首跟去,出得磬院,就见赵端在九曲桥上等他。 打从去年赵端升为一品宗正,虽是虚衔之位,却也来得少了,又有几回,教那吴通政抢了先,赵端不愿出面,自顾去也。方才赵端来时,正好绿哥儿与久宣讲起子素,赵端得知,径自寻到磬院去。子素走到桥前,便见他伸出手来,本不想应,奈何石桥路窄,绕不开那厮,惟有将手搭上,任人牵去。 二人月下踱步过桥,到得中庭,赵端倏尔将人扯到假山後头,抵在亭下强吻一通。子素不知他发甚麽疯,又怕他人撞见,使力推搡,却怎也推不开人,乱中听得有人走近,睁眼看去,只见赵端身後,从假山旁绕来一人,月光映照,不是银杞是谁?原来银杞方才见子素神色不妥,放心不小,藉故溜出磬院,悄然尾随到此,方知是赵端来了。而赵端早知有人跟着,不必想也知是谁,才故意作此一出,好教银杞看看,今他现身,赵端方松开子素,将人揽在怀里,回身问他有何贵干。 银杞心下酸苦,无可奈何,亦不知言语,子素便道:「银杞,且回去罢。」银杞颔首,扭头就走了去,子素挣开赵端怀抱,快步绕出假山,侧首见银杞背影尚未走远,轻声叹息,失神朝前走去,未出两步又撞上一人,可真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正是那位吴澄。 吴澄比赵端年长些许,官位则远不及他,本想拉住子素调弄则个,但见子素身後立着那人,惟有收敛着些,笑脸敬道:「原来是赵宗正。」 子素夹在两人之间,难堪不已,连连朝後退步,眼见就要受池石绊倒,赵端本要去扶,却听银杞唤着「先生」跑来,又收起手来,冷眼看子素脚後一绊,趔趄不稳,整个人「噗通」摔入池中! 人落了水,吓得池中莲生鲤亦翻腾不休,激起猛烈水花,子素想要攀住池岸,不慎被金鲤一撞,呛了口水,便爬不出来了。银杞扑在池边拉他,久宣亦闻声赶来,忙教小厮救人,手忙脚乱将子素拉起,方见赵端假惺惺褪下外袍,搭在子素身上扶起。 久宣怒不可遏,不顾那两人官位是高是低,张口喝骂,又问银杞是谁推得他,银杞恨恨瞪向赵、吴两人,只顾帮子素拭净脸颊,那吴澄则道:「蓝老板冤枉,乃是张雪栕自个儿摔得。」 子素见久宣就要发作,忙道:「确是我自己摔得,夜色不明,不怪他人,久宣莫要动气。」 久宣按下气道:「既是如此,子素今夜闹成如此,怕也不好待客,两位大人请回罢。」吴澄见赵端在此,本就无他位份,不再为难,拱手一别走回主楼里去。赵端则不然,反倒笑了笑道:「好在夏夜不凉,落身腥水而已,洗洗就好,我等等他又有何妨?」 银杞怒目瞪去,还待驳他两句,却觉子素抚他手背,轻轻拍拍,着他静下心来,自己则道:「听赵大人安排就是,眼下确实不冷,久宣亦不必忧心。」久宣知子素不愿再生事端,只好应了,唤来招弟、开弟,教人领他到北院去。北院清倌屋前、伙房之後,另有一处小屋,分作两间,前有浴池沐浴、後有锅炉烧水,是间香水房,诸倌冬日用得多些,平时则多是在各自屋中洗。久宣知赵端不怀好意,只怕子素受他摆布,着凉要病,便教双子速去烧水。 屋里烟雾缭绕,子素解下头发、褪去湿衫,招弟舀水为他濯洗,末了才教他坐入偌大浴池,摆下一竹筒澡豆,教子素先暖暖身子,他且去去便回。不久脚步声至,一轻一重,并非招弟矫健步伐,子素不屑回首,那人已抚上他裸露肩头,挽起一缕湿发,随意缠绕指间玩弄。 今知白氏已逝,子素对赵端亦少许多畏怕,从前算是个把柄在他手里,起初还想求他相助,後来只怕他为难那人,如今再无牵挂,待他也就平静许多,只是始终忍不住,开口问道:「赵不倾,你早知她已不在宫中,是麽?」 赵端拨开子素长发,抓起小把澡豆,和上清水,揉作香浆,往子素背上细细抹去,沉吟一声以应之。子素不悲不怒,任他抚遍,只漠然侧首说一句道:「不劳赵宗正。」赵端坐於池边,提起子素臂膀涂香,自顾道:「我怕脏着紧,洗乾净些,我才好用。」子素冷哼道:「我脏不在外,此举实乃徒劳。」赵端一笑,俯身还待说甚,却见招弟推门进来,惟有暂且打住。 方才招弟跑回西楼,寻摸乾净衣物,不见赵端在子素房里等候,就猜是在此处,推门一看,果不其然。赵端着他放下,又吩咐拿些酒来,招弟应好,偷摸溜到後间,开弟犹在炉边看火,便嘱咐他留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