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1/2页)
第94章招兵买马 华国文旅部官网二十日的公示期已过,洛樱这一边已经开始在京城开店的事宜了。 近些日子洛樱势头正盛,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递交了报批申请,除了得到前门大街老店的旧址之外,还有官方的扶持资金与各路政策。 这样的待遇让洛樱开了眼界,如今这个时代,各路传统文化悄无声息的消亡,官方对于非遗传承人们有着如此的优待,不仅仅是为了传承。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得到的越多,需要反馈的也越多。 不光是洛樱自己,凡是真正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各路扶持都少不了。 只不过因为洛樱上过了热搜,在一众人等之中倒是格外的显眼了。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准备专门打造技艺类非遗的产业园,文化传承一条龙,吸引游客,促进文旅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前门大街的洛家楼旧址是三层小楼,但一点也不小。 只不过如今里头,那些曾经的家伙什都没有了,环境格局没有改,旧貌犹存。 官方给洛樱的选址地点并不只有这一个,还有位于商圈的大平层,据说是国资旗下,但她依然选择了这里。 官方给予的扶持资金不低,足够她把洛家楼重新装修一边,置办了家什,洛樱甚至有一种国家帮你来养老的感觉。 就算是政策扶持的资金不够用,还可以直接走免息贷款,贷款时间长达数十年,可以说是把帮扶进行到底。 洛樱在京城忙活的时候,影视城的小店自然是关了门。 小店的食客们怨声载道,大骂罗庸,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有人说,也许老板娘以后老了,累了,还会过来开个小店呢? 这话立马获得所有群友的围攻。 老板娘现在才多大? 等她老了,累了,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得那个时候去呢! 大家长吁短叹的,等老板娘京城的店开好了,大家伙就组个旅游团过去吧,以后可不能像从前一样,天天早上有美味的早点吃了。 不过有失有得,从前老板娘做的都是早点。日后去了京城,那吃的可就是正经菜品。 有人换了个思路安抚大家,想想以前,一份早餐的钱就能吃到御膳传人,非遗传人亲手做的早点,是不是赚了? 想想他们吃了半年的早点,还都是这价格,别人想吃都吃不上,是不是占了大便宜? 想想网友们在网上哭爹喊娘,什么都想吃,但我们老早就吃过了老板娘的手艺,还吃了很多次,这优越感油然而生。 转变了思路这么一想,不少食客心里头就畅快了,哎呀,舒服。 以老板娘那手艺,一直只开个早点店,可能吗? 人有聚散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分别之时,或早或晚而已。 洛家楼的装修算得上是顺利,唯独招兵买马废了洛樱不少的功夫。 如今这世道可不是前世宫中,选人看人都是自己一把说了算。 那小太监小宫女,若是能被御厨选中带走,各个都是欢天喜地,乐不可支。 能够进了御膳房,得了贵人的看重,以后吃饱穿暖,可比当低等宫人好多了,御膳房倒不算多有钱,但进去了什么都有保障,一个个都踮着脚尖往里进。 大师傅们选下手,选帮厨,选徒弟,有的要机灵的,有的要憨厚的,但都得要有天赋,又有些品德的。 半大小子半大丫头一点点的带大,从小就开始练这厨艺功夫,生活在宫中,左右除了练厨就是练厨,那一手的功夫都是硬生生练出来,磨出来的。 那个时候洛樱可以随意挑选,现在可不成了。 这里并非是君主统治的王朝,一声令下莫敢不从。 洛樱现在更是不可能如从前一样,挑半大的孩子从头带起来。 这年头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们可都得上学呢。 真正开始自幼学厨的,要么是家学渊源,要么也得是十几岁书读不下去出来学手艺,或者进了那专科的烹饪学校。 现在整个洛家楼,除了洛樱自己,那后台的副主厨,红案白案打荷洗碗的,前台的服务员经理全都得从头招起。 尤其是招厨师,如今不少都是定了型的,洛樱要招的副主厨,那起码是别家主厨的水准,其他的红案白案,也得是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手艺在身,再带些小徒弟来慢慢地调教。 洛樱一边忙活着装修改造,一边招兵买马。 送走了第十六位自信满满应聘的厨师之后,看着灶上做出来的对方招牌菜,洛樱沉默了。 刀工勉勉强强,火候刚到及格线,只是这大油,勾芡,还有这半成品的调料加入是怎么回事? 还有这拔丝的山药地瓜,现代人寻求简便,直接用水和油做她知道。只是这不能厨子连个油底沉浆都不会啊? 装修的间歇,东丰楼的章老爷子邀请她去吃饭,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吃一顿饭,而是和京城八大楼其他七家的汇合。 席上一家做上两道菜,大家互相品评,吃吃老对头的拿手菜。 洛樱在网上那一大热搜谁家也没错过,老朋友,老对头的孙女如今长成,执掌一方,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手艺更是让这些老头老太太十分感慨。 “小樱啊,一晃你都这么大了,你爷爷当年藏得可真深。” 说话的是玉华台的谭老爷子,看着当年的小不点,如今居然和自己等人坐在了同一张饭桌上,那手艺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心中无限感慨。 谭老爷子这话,其他老人家也是十分的同意。 八大楼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