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 以儆效尤 (第2/2页)
转过来和他对视。 俞一仁现在不但像人,甚至还比以前有更有人样,虽然没了功力,但是江月明替他清了阳火,调了内息,经脉不再时时刻刻烧灼,还得到了江月明的任用,他自然比以前要精神多了,眉宇间的阴鸷一扫而空,露出了他锐不可当的本色。 “你哪儿像人,你们走镖遇到了路匪的事儿现在人尽皆知,你就说说这些天你去哪儿了,王小贵他们可是被抬回来的,你在这儿竖着还敢这么大声嚷嚷,不觉得害臊吗?”喜九也没想到俞一仁脸上没有一丝惧色,一定也没有被他激怒,可他退无可退,只得硬着头皮争取先给俞一仁扣个帽子再说。 “我受了伤,被内门之人所救,现在才伤愈回来,有什么问题吗?”俞一仁看出了喜九的想法,不禁眯起眼睛反问到。 “就你?被内门所救?”听到俞一仁敢这么平铺直叙的解释,把喜九逗乐了,“俞一仁,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撒谎也要讲个规程,还被内门所救,你以为你是谁?” 内门弟子会有这么好心救人,这话说出来喜九第一个不信,虽然以俞一仁的相貌可能会被人多注意一些,但是他只是一个外门弟子啊,没权没势没被谁按到床上已经不错了,现在他还犯了错,内门怎么会轻易放他回来,可看俞一仁的模样不但不狼狈,还颇为神采飞扬,喜九又不敢确定了,只是他的嘴上从来不会饶人,依旧硬撑着笑到。 “那你的意思是说,内门弟子都是冷漠无情之人,只因为我是外门就见死不救?还是说你觉得只有内门弟子是上云教的人,外门就不是上云教的人了?”俞一仁等的就是喜九这句话,本来他是不想直接处理喜九的,王小贵他们还没安葬,这事儿怎么都应该缓一步再说,奈何他走的时候,江月明塞给了他一个锦囊,叫他回去之前拆开,他拆开锦囊,上面只有四个字。 「当断则断」 这是江月明的提醒也是他的警告,对喜九这种人,优柔寡断不可取,俞一仁要是想往上走,还是要学会硬心肠一些。 江月明说的有道理,这些年他们对喜九已经仁至义尽了,可喜九没有半点领情,甚至趁着这次事大,不断地落井下石,半点良心都没有,如此冷血之人也该为三兴堂除去了,省的他离开后三兴堂仍然不得安宁。 如今喜九还不知悔改,自己把刀递到了他手中,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教规有言,内外门俱为一体,内门弟子与外门弟子互为手足,应当守望相助,难道你的意思是说教规说错了?内门弟子救我的决定做错了?” 俞一仁骤然喝到,反手把编排内门的帽子丢还给了喜九,与俞一仁的办事不力不同,内门对外门是有绝对的权威的,如果说办事不力的罪名还可以商讨,那诋毁内门就绝对是罪无可恕了。 不管是哪个门派,外门都不愿意得罪内门,甚至是想法子巴结内门的,喜九口不择言敢质疑内门的决策,众人的目光当即都落到了他的头上。 喜九这才幡然醒悟自己说了什么,惊出一身冷汗,他不知道俞一仁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强势,赶紧求救般的看向了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堂主程三林。 “你这话就严重了,大家不过是想知道你去哪儿了,毕竟出了这事儿,大家情绪都不太好!”程三林被喜九盯得没办法,为了控制这紧张的局面,程三林只能咳嗽一声出来打圆场。 “原来你们不知道我怎样了,就把我的流言传的满大街都是了?”俞一仁丝毫没有要事罢干休的样子,冷漠地讥讽了一声。 “还是说你们是觉得我死了,可以随便给我扣莫须有的罪名了?”俞一仁彻底冷下了脸,他在内门养伤的时候没见有人打听他的下落,他一回来倒是有人赶着来兴师问罪,怒火在他心中燃起,俞一仁瞪着程三林和喜九,他们真是让他心寒,既然如此,他也不打算放过罪魁祸首。 “俞一仁,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没说内门的不是,你可不要故意扭曲我的意思,而且堂口谁稀罕说你坏话啊!说的好像谁都针对你一样!” 喜九不安的顶了一句,众人都在看他,他的面子也快挂不住了,只能赶紧想办法敷衍过去。 “哦,是吗,你没说吗?你没说你心虚什么?”俞一仁不悦的冷笑,喜九散播谣言没有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 “够了俞一仁,你才回来,不要把堂口搅得不得安宁,你还是好好祭拜一下死去的弟兄,别让他们难堪了!”眼见俞一仁要和喜九吵起来,怕受牵连的程三林赶紧打断到,事到如今他也有点对俞一仁的态度不满了。 “王小贵他们我已经出钱为他们重新置办寿材和灵堂,”程三林开口,俞一仁立刻又把注意力投向了他,看着门口越聚越多的人,俞一仁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差不多该给此事做个了结了,他盯紧了程三林,铿锵有力的说到,“而我今天也要向堂主讨个公道,三兴堂喜九巧言令色,搬弄是非,散播谣言,诋毁同僚,辱没内门,藐视教规,恳请将他堂规处置,逐出三兴堂,正我堂风,以儆效尤!” 这将是他踏出的第一步努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