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客从远方来 (永久休栏)_【十一】七里香─mary〈下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七里香─mary〈下篇〉 (第1/6页)

    书名:七里香

    作者:mary

    作品连结:https://w/books/648579

    希望评文的重点:评文方向就随作者的意,没特别要求。

    ○●○●○●○●○●○

    欢迎继续评文〈下篇〉,接下来的内容将回归评文主T,从作品核心、主题、剧情、文笔来探讨本作。

    一、作品核心在哪里?

    从初读的茫然,到新观点的诞生,到现在回归原观点来检视本作,我想,其中差距最大之处,在於对「家庭悲剧与Ai情」的看法。

    这部作品的两大主题是家庭悲剧与Ai情,这个判断应该是无庸置疑,mary的写法显然是打算偏重Ai情这方,在家庭悲剧造成的伤害方面,特意加重「造成男nV主角分离」这部分。换言之,本作的主旨接近於「遭受家庭悲剧而分离的男nV主角,如何相Ai、如何在Ai情中获得勇气」,本质上是Ai情故事Ai情为主线。

    然而,从作品实际呈现的样貌来看,家庭悲剧造成的影响贯串全作,几乎无所不在,主角们面临最大的课题不是彼此相不相Ai,而是他们要如何克服内心Y影去面对家庭悲剧,从这角度来看像是青少年成长Ai情为副线。

    说到这里有可能还是不够清楚,换个角度来说,本作作为Ai情故事最大的尴尬点就是,他们Ai情的阻碍不是来自外力,而是内心的纠结,而这个内心纠结是来自过往家庭悲剧的遗毒。从文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剧情都是在回忆过往、感伤过往和安抚过往的伤口,用Ai情的外衣包覆起来却没有真正做到交融。

    直白来说,面对过往伤痛,明明朋友关系就能做到,却让他们走向恋Ai关系,这份恋Ai关系使原本的伤口袒露,最後是靠亲情去治癒,让我感到很迷惘,这个作品到底是想讲什麽?

    这是一个在作品之上的大命题,为什麽这个故事的主角必须是恋人?我没有感受到两人相Ai的必然X,在这个前提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主角们沉浸在两人世界时悲时喜,我只能当局外人尴尬旁观。

    《哈利波特》系列长达七集,谈论的主题包含家人、朋友、恋Ai、勇气、信任、成长……多不胜数,但是它的作品核心就只有简单一个字:「Ai」。整部作品最大的冲突,主角哈利与敌人佛地魔,两人的最大差异就是心中有没有Ai。

    《七里香》的核心是什麽?让我们一步步反向推演。

    本作最大冲突就是男nV主角相Ai不能相守,不能相守的原因是nV主角无法摆脱对母亲的不舍与对父亲的怨恨,无法摆脱的原因是nV主角Ai着父母因为Ai,所以不舍;因为Ai,被背叛才生恨。最後冲突化解的关键是,nV主角明白Ai的形式不该Si抓着过去不放,而是带着所Ai的人的期盼,走向属於自己的未来。

    「这其实是母亲和外公离开前对她最深切的期望,希望她能走出悲伤,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再不为过去一切束缚。」第47章

    所以……本作的核心是「亲情的力量」「亲情造成的Ai与恨」……?

    应该不是吧!假如是的话,本作整T剧情设计就显得很古怪,为什麽是透过男nV主角的Ai情去反衬亲情的力量?

    在〔新观点解析文〕是以家庭悲剧的影响悲剧复制作为作品核心来解读,实际上我刚开始撰写时只是想探究苏芸绮「不忍心」的特质对她的行动造成的影响,直到最後推演成家庭悲剧,连我自己都很讶异。现在冷静分析,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本作的核心与剧情编排是两回事。

    【小结】

    请mary好好思考作品核心是什麽,就算是「Ai情」,也有分成很多面向,想透过作品传达的主要概念是「超越亲情的Ai情」,「能使人坚强的Ai情」,还是「永远如初恋单纯澄澈的Ai情」等等,确定好核心,才能好好设定与之紧扣连结的剧情,才能使读者深刻的T会到作者yu传达的想法,才能JiNg准打动人心。

    在此顺便分享一下我对於作品核心的想法,以前曾有一段时间不太理解写作书上所说的设定主旨、核心之类的说明,我认同剧情要能紧扣核心才会动人,可是在执行面上来说,一开始就先想好核心再发展剧情,还蛮难做到的。

    後来,我从另一本写作书上解惑了,该书作者提到,大多数创作者可能是基於想写一个怎样的主角,或脑中闪过一个剧情的片段,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发挥,诸如此类的动念开始构想剧情,但是当构想到一个阶段,一定要找出作品的核心是什麽,简单来说就是不断问自己:「这个故事到底想表达什麽?最深切的意义是什麽?」思考过後找出一个最想要发展的核心,再去检视剧情构想哪部分与核心关连不大应该删去,哪部分要加以改善等等,让剧情与核心紧扣。

    我觉得很有道理,作品原本就是一名创作者JiNg神的产物,即使起初构想是无意识的,但构思剧情的过程中,势必会将自己的一些价值观、想法融入。一个人脑中的思绪这麽多,如果单纯放任思绪分散,很容易造成「什麽都讲了,却什麽都没讲到」的窘境,也会让读者感到困惑,所以必须要有意识的去筛检,现在动笔的故事要强调哪个价值观。

    ○●○●○●○●○●○

    二、主题讨论:成长与面对伤痛

    从本作大致上可以提取出来的主题有四:亲情、Ai情、伤痛、成长。

    其中,亲情和伤痛的部分,在上一段讨论中已有提到,它们俩目前被错置成本作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所以,接下来会分别谈谈「Ai情」与「成长」在本作发挥的程度为何b较弱。

    首先谈论成长的部分。

    看得出来mary打算让主角们获得成长,实际上确实有具T可见的变化:晨枫从小时候Ai哭形象转变成有勇气、有自信守护他人的形象;芸绮是从沉默Y郁、拒绝面对过去的心态,在结局时终於能面对。

    我之所以认为成长力度不够,并非没看到他们的变化,也不是认为成长幅度太小,而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刻画不够。以下将男nV主角怀有的伤痛及面对方式大致列点,并做说明:

    一宋晨枫

    1.离开挚友/喜欢的nV孩

    大致剧情:努力念书、改掉任xa哭X格,不到两年时间向母亲坚决表示要回台湾,而後打听到芸绮下落,毫不留恋的转学,回到了芸绮身边。

    成长要点:成绩、个X、/坚强的心态

    点评:文中只有用「强烈的思念」去解释晨枫的成长动力,但是没有去刻划两人友谊的深度,造成这份思念显得虚浮;这份不够有说服力的思念,具T来说如何改变X格也未有描绘。努力念书的部分,才两年的时间,要从台湾教育适应美国教育,再从美国教育回到台湾教育,还以优异成绩考上私立中学,要转学还被多方挽留的那种,这不是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