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客从远方来 (永久休栏)_【十一】七里香─mary〈下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七里香─mary〈下篇〉 (第3/6页)

触、有一些情话绵绵,还有在悲伤的时刻陪伴彼此,但是一般情侣这样的相处,两个月只会是两个月的深度,他们彷佛过了两年似的,依旧觉得他们速度快到诡异。

    宋晨枫这方,打从一开始他对芸绮的执着度就超乎寻常,只要能解释这份执着从何而来,发展这麽快倒是不奇怪,问题是作品内没有解释──对我来说「所有心事都已了然」出自第33章不算是有效解释。

    苏芸绮这方,她对这份Ai情有很多顾忌,有赖晨枫反覆安抚、强调上代的事留在上代,才让她同意和他交往;但从她一听到父亲要回来的激动反应来看,显然根本没有放下顾忌,那为什麽这两个月还能和晨枫发展这麽快速呢?

    在提分手时,她的心里把「对晨枫的Ai」与「对母亲的Ai无法背叛」等量视之,使得做出抉择万分痛苦,就这麽两个月,母亲的重要X竟然和Ai人差不多。

    Ai情的发展的速度有时候与时间长短无关,这点我认同,既然这是一部描写Ai情的,就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让我打从心底觉得会有这样的发展是「理所当然」。具T来说,苏芸绮和宋晨枫他们到底喜欢上彼此的哪些特质,是基於什麽事件或想法,使得他们对彼此的Ai意加深;当期间只有两个月时,作品中给出的理由显然不足。

    三Ai情的阻碍自始不成立?

    前面我提过,本作有一大尴尬之处在於,面对过往伤痛,明明朋友关系就能做到,却让男nV主角走向恋Ai关系,这份恋Ai关系使原本的伤口袒露,成为两人Ai情路上的阻碍,形成一个奇妙的回圈──当初到底为什麽要设定他们为恋人?

    Ai情故事简单来说是由三个阶段所建立:「相Ai→冲突阻碍→解决」,当发现Ai情阻碍好像不需要存在,就会质疑前一阶段存在的必要X,倘若相Ai的必要X不足,这整个Ai情故事自始就建立不起来了,於是对上演的戏码感到冷淡疏离。

    假使非得让他们成为恋人关系,那麽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

    1.增加两人相Ai的必然X,要能够说服读者他们的相Ai是难以阻止的自然发展目前本作没有做到这个程度,前面已多有说明。

    2.修改过往伤痛的型态,使得非恋Ai关系无法使他们面对。

    3.修改Ai情的阻碍,从过往伤痛改成别的事物。这个意思不是说要把过往伤痛的设计改掉,而是另外安排别的人事物当作Ai情的阻碍。

    ○●○●○●○●○●○

    四、剧情的呈现状况

    前面我们谈到了本作核心模糊的状态,并检视作品两大主题未能良好发挥的情形,接着要来探讨剧情的部分。由於我无法正确解读作品,所以无法帮忙梳理剧情,指出哪些剧情必要哪些不必要,也很难检视架构。以下仅概述一些我觉得可以谈的部分。

    一两个不解其意的剧情设计

    除了前面曾提过,关於作品核心与主题的设定问题之外,本作有两个特别让我感到不解的设计,提出来供为参考。

    1.为何让晨枫国中便回台湾?

    我觉得高中再重逢,可以让剧情更紧凑,冲突感也会b较强,如果是想要留一段时间让两人处於冷淡期,那麽故事可以从高二再开始,两年和一年不会差很多吧?而且,以我的看法,让晨枫过五年再出现b较合理。

    前面有提过,才两年时间怎麽来得及适应学业的转变?文中确实有提到那间国中是该市最优秀的私立学校,入学的名额竞争很激烈,我很怀疑在美国所学能够应付台湾的考试,与其说我不相信晨枫的智商,更贴切的说法是我太相信台湾的考试变态笑。

    两年时间要在国外苦读到符合台湾优秀私中入学考的水准,真心觉得很难,相较之下,读五年再回台湾考第一志愿还b较有可能。我想mary这麽安排应该是有一些考量,在此仅是提出我的困惑而已。

    2.为何离婚真相迟至第41章才揭发?

    芸绮之前光是对晨枫不告而别这件事就「委屈」这麽久才重修旧好,好不容易压下「害怕感情无路可走」的心情和晨枫交往,最後冒出个超越前两者的感情冲击,却只过了一章就解决了,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既然是最大的冲突,不就该花更多时间去解决吗?为什麽不提前引爆真相呢?把这麽大的冲突放在将近尾声之处,着实不解设计的用意。

    此外,对芸绮来说是第41章才知道,身为读者的我,早在第12章就可以推测出来,过程中芸绮的表现也像是知道这件事,没想到隔了三十章的长度才说她不知道,让人感到错愕。

    二剧情的必要X

    1

    老实说,我觉得本作有不少剧情必要X不是很高,不过由於难以确知作者想法,且又有核心不明的问题,在此不适合随便判断,因此我就简单举个例子吧。

    以本作第1章九年级上学期的回忆为例,这段回忆的功用,就我推测如下:

    1.显示男nV主角国中同校。

    →第1章上半部已经提到,後面也提了好几次。

    2.显示男nV主角有心结,且男方的态度是想要化解,nV方则是回避。

    →第2章装订讲义的桥段已经可以显示,往後很多篇章都有显示。

    3.显示nV主角数学不好。

    →後面提了好几次,而且这个资讯也没必要用回忆呈现。

    4.显示男主角对nV主角的关心。

    →後面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

    1

    从以上分析可知,这段九年级回忆发挥的功用都可以被取代,再者,「外公身T不好→无法去补习班→晨枫教数学」这段剧情梗概跟後面差不多,让人有重复感,我觉得是一段不必要的剧情,基本上可以整段删除。

    用这个方式能够很具T的检视剧情有哪些功用、功用X的大小,进而去判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或者是需要做调整。

    一个作品中通常不宜出现太多回忆桥段,而本作更是格外需要检视。

    除此之外,特别想质疑存在必要X的剧情是学校日常,因为本作的主线并没有必要在学校进行,毋宁说颇有违和感,事实上,本作的学校可以说只是当背景画板而已,重要事件大多能移到别的场景代换;反过来说,要是真想让学校不只是背景,就要多安排些「有功用」的学校剧情。总之,这只是个人感觉,谨供参考。

    三剧情的逻辑X──角sE行动基准

    本作於我而言解读之困难,相信不用再多说。以上谈论的核心和主题等,是从b较大而上的角度是看整个作品的设计,尽管它们确实有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最直接的因素还是来自於角sE们的行动逻辑难以捉m0。

    他们的行动难以捉m0,或者也能说是角sE塑造不足的问题,当一个作品角sE被塑造得活灵活现,读者对於该角sE的价值观、思考方式、个X取向、行动模式等等,就算不是了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