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妖魔共处,糖葫芦和兔子灯的恩恩怨怨 (第1/2页)
早在领路人提及万宝阁的时候…… “随机任务三:前往万宝阁,为林煜辰取得万年冰魄。” “再说。” 安洵瞟了一眼林煜辰,率先进了城门。 此方天道对待他的气运之子未免太过小心翼翼。 城中中秋晚会刚刚开始,正是热闹的时候,街头巷尾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摊,眼竟看不完全。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手中提着花灯,三三两两的结伴游玩。 林煜辰看着热闹的集市,偶尔在小摊面前停驻,看看小摊里卖的东西。 乔翎看着前面缓步行走的安洵,眼神柔和,如此,倒像是出行的一家三口了。 乔翎悄摸摸去牵安洵的手,安洵躲过并投以疑惑的眼神。 乔翎尴尬的笑笑,转而拉住安洵的衣袖:“前面有猜灯谜的,师弟要去看看吗?” “去看看吧,既是下来游玩,便要好好玩一玩才行啊,光看着有什么意思呢?” 也没等安洵回答,便自顾自的说拉着安洵往前走。 还未走到跟前,就能听见那猜谜店家的吆喝声: “诸位且看这面墙,这上面挂有一百个灯笼,每个灯笼里都是一个谜语,这每个谜面的简易难度,谜面谜目可都不同, 而且啊,这每一个拿出灯笼的谜面,不管你是猜得着还是猜不着,都不会再放进灯笼里,保证每个人要猜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 “店家,你这猜谜送的什么奖品啊?” “对啊对啊,快给大伙儿说说,不说奖品怎么有人来猜谜题呢?大伙儿说对不对!” 周围人看着那上面写的价格,嚯!十文一题!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纷纷不怀好意地起哄叫喊着。 “瞧你这话说的,这奖品啊,自然是不一般。 别看我这一题十文,可咱这五题一个东祥楼的佳品荷包,十题一个遇栖家的精品花灯,二十题便是一尺绫罗阁的上好绸缎……” 嘶,这也真的是大手笔了。 东祥楼的佳品荷包,一个就要六七十文,甚至近百文,遇栖家的精品灯笼一个也要二三百文,绫罗阁的上好绸缎更是七八百文一尺。 “五十题一支上好的狼毫笔,这要是答对了百题……” “这百题又是个什么说法啊?” 眼看这越往后东西越好,甚至好多都是原本没个十几,二十两都拿不下的东西,周围的人渐渐兴奋起来,不由自主的催促道 “店家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点与我们说说~” 店家挥挥手,招来两个小斯搬上来一个红木箱子。 “这百题啊,便要从这箱子里可抽取一项,这其中的东西啊,最好的,有那仙人的灵丹妙药,最次的也比这前面所有的东西都好上不少。 至于抽到什么,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而且,咱们这后面,可是城主府担着,绝对的童叟无欺啊!” 店家声音高昂的喊着,看着倒是极为自豪和开朗的,只是笑得半眯起来的眼睛在周围扫视一圈,看着几个蠢蠢欲动的人沉默离去后,才宣布开始。 安洵一直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这个摊位上的人,那些人身上许是带着什么隐匿气息的宝贝,总之乔翎似乎对一切毫无所觉。 浑身散发着魔气的店家指挥着几个浑身妖气的小妖补充被抽到的灯笼,又去招待来来往往的凡人或修者。 妖族和魔族关系这么好了吗?还是说他们彼此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呢? 周围许多激动的人纷纷上前交钱,却有不少人铩羽而归连十道题都没过去。 “店家!你这题安排的就不合理,哪有刚上来就这么难的啊!!” 一个才到第三题就答不下去的人在摊子前面喊着。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选中什么题单看运气了,你恰好抽中了几个难度大的,那也没办法啊!” 那店家目露同情的看着人辩解道,又拿了个小灯笼递给他。 “当然,咱们这里也不是什么黑店,确实运气不好连五道题都过不去的,咱们也设有安慰奖啊, 同样是遇栖家的灯笼,不管是放在家中照明,还是拿回去哄心仪的姑娘或是家中妻女都不错的。” 那人算了算这灯笼的价格,觉得自己不算亏,只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才第三题就抽到个极难的题目。 渐渐被安抚下来那人很快脚步轻松地拿着灯笼离开了。 乔翎看安洵一直看着那位店家,以为他终于有兴趣试试,拉着安洵去交了钱,到前面去抽题。 二人甫一出现,周围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他们身上。 光看这二人身上的气度,便知晓他们身份定然不反,更别提那卓越的样貌。 那店家看着他们二人,像是认出来他们一般,微微睁大了眼睛,有很快恢复自然。 “二位谁来猜谜啊?” “我来抽题,我师弟猜。” 乔翎先开了口,才又转头去看安洵,期待而又忐忑的开口:“师弟?” 那店家又飞快看了安洵一眼,似乎更加震惊了,那些小妖倒是没什么反应。 看来这魔修不仅认得乔翎,更认得这具身体啊。 安洵兴致勃勃地想着,没有反驳乔翎的话,往挂灯笼的墙上扫了一眼,抬手随意指了个灯笼。 乔翎心下一松,拿起抽灯笼的无头箭往安洵指的地方一掷,精准的打中那个灯笼。 一个小妖手脚麻利的把里面的谜面取出来交给店家,于是安洵便光明正大的开始盯着店家看。 看的那魔修心底发凉,直冒冷汗,却只能尽职尽责的念出谜面。 “粽子脸,梅花脚。前面喊叫,后面舞刀,请打一动物名。” “是狗吗?” “是,恭喜这位客人!” 安洵的视线一直停驻在这位店家身上,看得他极为不自在。 怎么感觉这位在骂我呢?错觉吧。 安洵又指了一处,乔翎动作极快的打下灯笼。 “船板硬,船面高。四把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