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宋大侦探_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事若成,你便是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事若成,你便是天子! (第1/1页)

    “敢问阁下何人?”

    陶鹏伸手去m0腰间的刀。

    赵钧一把将陶鹏往後拉开,他上前两步,面露浅笑:“还能是谁?李易,你怎麽料到今夜我们会逃?”

    李易从黑暗中走出,月光将他的脸打得透亮:“赵县尉,你说你没有後手,我才不会信。陶鹏始终没有现身,为的不就是现在这一刻?”

    “但你并没有告诉赵德昭。”赵钧环视左右,眯了眯眼,“你一个人来的?”

    “我一个人来的。”

    陶鹏暗暗拔刀出鞘。

    赵钧斜了陶鹏一眼,哭笑不得地把刀盖了回去。

    “看来你考虑清楚了。”赵钧面带笑意,“我非常荣幸你的加入。”

    李易抬起手不置可否,他轻啧一声:“不知道赵县尉,我会作为什麽样的角sE加入?”

    赵钧斩钉截铁地说道:“主君!”

    “什麽?”李易几乎要惊掉了下巴,他瞪大了眼睛,“你说什麽?”

    李易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你会是我们的主君!大事若成,你便是天子!”赵钧定定地看着李易,“我和陶鹏,还有我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势力,将以你马首是瞻!”

    李易震惊不已,可一想到赵钧处心积虑地引自己入局,似乎也合情合理。

    自己若只是作为一个小角sE加入,赵钧何须那样煞费苦心?

    “是因为我的父亲?”李易越来越对自己的便宜父亲感到好奇了。

    赵钧淡淡道:“是,也不是。选择辅佐你,是我权衡了许久後下的决定。你父亲手中留下的遗产,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我父亲的遗产,我一点头绪都没有。你不可能因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就贸然投资我。”李易眉头皱紧,“我想听你的真话。”

    赵钧斟酌了下言语,坚定说道:“这个当然只是次要因素,我最看重的,是你这个人!”

    “可现在的我,一文不名,只是一介平头百姓。”

    赵钧摆摆手:“你虽然看起来始终是在明哲保身,但我知道,你是有善心的,你一直想为百姓做些什麽。

    你和如今的任何一位当权者都不同,你是在百姓中长大的孩子,你了解百姓疾苦,你真正知道百姓要的是什麽。

    你知道是非黑白,你的眼睛见过真正的光,我相信你会为了百姓去真正的做些什麽。

    而且,谁说你现在一文不名?”

    赵钧往前踏上一步,慷慨激昂地说道:“想要夺取天下,无非两者,术与势罢了。虽然如今你看起来不名一文,但我一直在以诡术来为你暗中造势。

    会见蜀国公主,得到她的青睐和帮助只是其中一部分;成为赵州第一聪明人,得到响亮的名声是另一部分;破解一道道疑案,为百姓做主,得到百姓的声望,又是一部分。

    你以为现在的你,还是之前谁都不知的人物吗?

    你以为那位辽国郡主为什麽来到平棘县,还不是因为你第一聪明人的名号?

    现在的你,已经初露峥嵘,拥有了剑指天下的资格!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消二十年,这天下,便是你的!”

    李易轰然一震,没想到赵钧竟然把自己看得那麽高。

    二十年夺取天下……他暗中到底盘算了多少东西?

    李易不禁感到有些胆寒,赵钧想的做的远远不是自己能b的。

    赵钧是以天下为棋盘来做局的,他的视野太高太远了,自己却始终停留在平棘县,所以从一开始,自己就只能跟着他的意思被动向前。

    “这赵州第一聪明人,该是你才对。”李易摇了摇头,悠悠一叹。

    “我只是一个在背後谋划一切的Y谋家,像我这样的人,这世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赵钧自嘲两声,旋即又热切地望向李易,

    “你就不同了,你有看透黑夜的眼睛,你有拨开云雾的双手,你还有剑指天下的身世。我可以把棋盘组起,但想要走出这副棋局,只能靠你。”

    赵钧将手搭在李易的肩膀,缓缓攥紧:“跟我来吧,我们需要你,这个世界需要你。”

    李易拍掉赵钧的手,眸中带着退缩:“可是,现在的生活虽然有黑暗,但我过得很好啊。

    宋国之後,会有长时间的安定繁荣。乱世好不容易就要结束,我们何必横cHa一杠子,把这就快要平息的湖面,搅得天翻地覆?”

    “你怎麽知道宋国之後会有安定繁荣?”赵钧皱眉不解,“梁、唐、晋、汉、周,哪一国之後战争停了下来?

    更何况现在北有北汉辽国,南有南汉唐国,西有回鹘吐蕃,东有钱氏吴越,中原虽地大物博,但同样是四战之地。

    宋国不过是赵匡胤一个窃位之贼所建,他得国不正!自他杯酒释兵权後,宋国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赵匡胤活着,各方势力还不敢动弹,这些矛盾还不会激发。只要他一Si,宋国必将分崩离析,他如何就能带给百姓安定繁荣?”

    李易陷入沉默,他知晓历史,知道宋国会有三百多年的国祚,可他不能用这个来驳辩赵钧。

    而且,赵钧说的没错。宋国虽然有了一段时间的安定,但总T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优秀且持久繁荣的政权。

    自从赵匡胤Si後,赵光义继位,宋国就开始往下坡路走了。

    澶渊之盟、西夏立国、靖康之耻、搜山检海……

    如果继位的是赵德昭呢?会不会改变许多?

    李易眸光一闪,诚恳问道:“b起辅佐我这条无根之木,赵德昭难道不是个更好的角sE吗?他会让你轻松许多。”

    “赵德昭?他这次都不一定能活着回京,我怎麽指望得上他?”赵钧冷笑两声,

    “而且,宋国的矛盾从立国时就有太多隐患,那些隐患连赵匡胤都解决不了,赵德昭b赵匡胤远远不如,就更甭提了。”

    “什麽?赵德昭这一次不一定活着回京?”李易眸子一缩,很快反应过来,“你是说那账簿?谁竟敢对皇子出手?难道是……白昼?”

    那本账簿最初是由薛琮掌握的,而薛琮身边跟着的狐言则是白昼的人,她之所以保护薛琮,八成就是因为这账簿。

    如果说谁最不想让这本账簿公之於众,必然是白昼。

    李易快速分析:“那本账簿关系着宋国许多官员的身家X命,白昼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刺杀皇子,说明这白昼必是宋国朝堂某人的手笔,而且那人的势力极大!”

    李易心里焦急,若是赵德昭出了事,那楚平……

    明日必须告诉他,要他小心提防。

    “不错,你分析得很对。”赵钧赞赏地说道,“我与白昼合作过几次,知他们所谋不小。可惜我对这个组织的了解并不深,并不知道主使者是谁。

    呵呵,有这个白昼在,宋国官场不会安定,你且看吧,宋国乱象,不日将至。”赵钧面露嘲弄之sE。

    宋国乱象,不日将至吗?可依照我对宋国的了解,接下来它会吞并南唐、吴越、以及南北两汉,拥有三百多年的国祚啊……

    我强行掺和进去,搅乱了历史的发展,这样真的好吗?

    赵钧见李易犹疑不决,立即躬身下拜,行揖拜礼:“主君,不知你现下有何安排?是与我立刻回北汉养JiNg蓄锐,还是暂且缓缓,将家小慢慢转移?”

    陶鹏愣了愣,也立刻跟着行揖拜礼,一副听从调遣的意思。

    李易却连退两步,他捏紧拳头,挑了下眉头:“不,我不会加入你们,你们还是另择贤能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