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七十二变之二_第六十三章 薛姨妈老年困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薛姨妈老年困窘 (第1/2页)

    第六十三章薛姨妈老年困窘

    六月里的一天,黛玉站在海边,遥望着天边,那里正浮现着一片楼台,虽然不是那样清晰,却也可以看出绿瓦红廊,背景还有一片峰峦,这一片光波折射的景象已经有小半个时辰,仍然悬浮在那里,不曾消退。

    在凤炎洲这样久了,对于海市蜃楼早已经不觉稀奇,夏季里有的时候就会出现,每次都还不相同的,有的时候是纯粹的山林,有时是沙漠,有时则是人家庭院,有时甚至是远方热闹的街市,一道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的城市路面横在那里,俨然天街一般,看得久了恍惚之间仿佛竟能够听到街上的人说话一般,所以这偌大的岛屿上虽然只有三个人,面对着这无边无际、傍晚只归来一条船的大海,因为有这样的景致,却也不觉得完全与世隔绝。

    黛玉又看了一会儿,回到椰子树下,那里放了蒲团矮几,黛玉坐了下来,磨了墨汁,提起笔来在纸上断断续续地写着,写过一段之后,又重新看过几遍,涂涂抹抹,终于重新誊写了一份工整的。

    几天之后,顾太清吴孟芬黛玉宝钗一起去项屏山的和鸣馆,这和鸣馆乃是项屏山的书斋,木架上森森地排列着许多书籍,南北两个窗户,南窗前是一片草花,北窗外则是高高的一株石榴,顶端高过了檐牙,此时已过花期,叶底累累结着小小的石榴果,乃是这和鸣馆的一景,因为长得高,顾太清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一丈榴”。

    大家聚在一起,少不得谈论最近的诗文,彼此交换文章来看,这盛夏的午后,外面一片寂静,只有树上的蝉声,显得这炎热的下午格外漫长,顾太清看着黛玉的这一张笺纸:无尽鳞波净如盥,日出扶桑腾金弹,何处腥风吹雨汗。云沫散,天街海市人声乱。碧桃烂漫浮宫观,朱颜凭槛渡银汉,一瞬彩消光景换。回眸看,绿潮又侵白沙岸。

    顾太清读了两遍,抬头笑道:“颦颦这一阙《渔家傲》,写梦中看到了蜃景,着实脱俗,尤其‘腥风’两字用得好,海边的风其实没有那样清爽,就好像是盐水煮了小鱼小虾的那一股子气味,可不是有一种腥气在里面?这个可是很写实的了,不是对海景有所了解的,写不出这样的话来。”

    吴孟芬笑道:“也亏了她能梦,这些年来也不知梦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出来,颦颦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定然开心得紧,想着今儿梦中又能看到些什么,咱们外出游览,都是清醒着游,她白天睁着眼睛游完了还不算,夜里闭上眼睛还要游。”

    几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宝钗笑道:“想来是jiejie幼年失散的亲妹子,jiejie叫做‘孟芬’,她便叫做‘梦游’。”

    宝钗这一句揶揄打趣,书斋里愈发笑声一片。

    过了一会儿,项屏山收住了笑,说道:“潇湘笔下别有标格,天风海雨情怀超逸。自古忧伤之语易好,欢娱之词难工,她虽然少有写什么彩灯贺寿之类,然而无论日常家居还是游玩,都写的洒脱清逸,偏她写海写得特别多,活灵活现的,倒仿佛真的常住于此一般。”

    众人连声赞同,要说黛玉写岛屿海洋,在诸姊妹中堪称第一,顾太清曾经很精准地指出:“是南粤那边的海,看她这一句‘荔枝红遍垂炭’便晓得了。”

    沈善宝当时也在,笑着说道:“也不知她梦中究竟吃了多少进去,倒是好口福,果然京都之中乃是人物渊薮,从前多见的是游仙体,潇湘却是个梦游粤海体,还十分真实的,她的那一句‘轻裘捷步薄汗蒸,归来倚熏笼’,倒是把南边冬季里的情形说了个透彻,快步走在外面会出汗,回来房中就要拢个炭盆之类才暖和了,那南粤想来也是如此。”

    顾太清点头道:“果然是如此,倘若不留意,也会长冻疮。”

    诸人围绕着诗词,又谈论了一会儿,宝钗本来便要告辞,然而这时天色忽然暗了下来,很快雨水便淅沥而下,项屏山便笑道:“这可真的是天留客,不必走了,在这里吃了晚饭再走。”

    宝钗见那雨居然越来越大,眼见是走不成了,便也笑着说:“今儿可要打扰屏山姐。”

    项屏山便去吩咐晚饭。

    又过了两刻多钟,十几只盘碗陆续摆了上来,真的颇为丰盛,这样热的天气,也有水晶肴rou,众人边吃边谈。

    这时候话题便换了,转到戏剧上,说起顾太清前不久刚刚写成的一部《梅花引》,说起来这还是顾太清的第二部戏剧,就在永嘉六年,泓绘刚刚过世的第二年,她便写作了一部《桃园记》,两个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就是都是天上的仙子降落凡间,经过一番曲折之后结成良缘,不过有一点不同,《桃园记》里面的萼绿华与白鹤童子在人间结了婚也就罢了,就好像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到了这里就算结局,然而《梅花引》到这样还不算完,两个人重新又离别了人间,重归仙界。

    顾太清的这两部戏剧,沐雪元也看过的,里面那些缠绵悱恻的句子,比如说什么“盼郎来,盼郎来,郎不来兮愁我怀,双眉锁不开。怨一回,恨一回,一寸相思一寸灰,微吟敲断钗”,这些倒也是罢了,后来顾太清填了一首《金缕曲》,写她创作《桃园记》的感想,最后一句是,“得意处,莫沉醉”,真的是一记警钟般的话语。

    这时吴孟芬忽然说道:“颦颦每日里也是很能想的,连海岛上的景致都能梦出来,写诗填词当然是很好,不过倘若能够做一部戏剧,或是写一篇,岂不是更好?”

    黛玉听了,心中也是一动,眼波潋滟地流转了一周,抿嘴一笑:“我哪里做得来那个?只怕才力不够。”

    项屏山笑道:“颦儿如今学了好一番口是心非的本领,当真滑头得很,你那一颗心明明已经是三春的竹笋,蠢蠢欲动,还要在这里遮掩,莫非是等着jiejie们拿着糖来劝?你趁早乖乖地写出来,拿了本子给我们来看,否则下一回见了,便要挠痒了!”

    这一天众人直谈到初更时分,这才分手道别,各自回家,这天晚上,黛玉躺在床上,虽然身上有些疲乏,却好一阵没有睡着,吴孟芬的话着实打动了她,这些年来,她诗词是作了许多,只是从没碰触过戏剧,看着太清与贾兰都做这类东西,黛玉虽然从没写过,却也有些心痒,只是若要动笔,一时却不知该写些什么,才子佳人之类她不很想去写,至于家族悲欢之类,黛玉也没有那样的情怀,所以暂时竟然没有题材,因此便在那里辗转,辗转了一阵,终于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到了第二天,黛玉洗漱之后吃了早饭,看了一阵书,便又记起昨天这件事,继续地在想,接连想了几天,到了七月初的时候,便听到一个消息:薛蟠要盘掉一个铺子,薛姨妈百般阻止,他却不肯听,终于是卖了。

    黛玉听说了这件事,连忙去蒜市口探访宝钗:“怎么好好的,忽然就要卖那当铺?”

    宝钗叹道:“这些事我从前也不愿与你说,只怕你烦恼。我那哥哥日常交接了那一班狐朋狗友,从前倒是还罢了,只是吃酒赌钱,这两年渐渐地竟然吸上了鸦片,他这件事本来还瞒着母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