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年番外(上) (第2/3页)
听器。” 我被嘴里的粥呛得说不出话来。 见我这么狼狈,他却反而笑得很开心。我有些哀怨地看向他,他才慢悠悠地递给我一张纸:“好啦,跟你开玩笑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笑得很开朗,开朗得有点天真,我却总觉得那不像一句玩笑。 带着些试探的,我问他:“您和张导……是什么关系?” 张颂文似乎被我突然的问话吓了一下,勺子里的粥都抖出来一半。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不合时宜,但是一切已经晚了。 “我跟他……是什么关系啊?” 他僵在原处,耳垂上的耳钉熠熠生光,衬得他像大厅里的一幅画。我发现,好像连他自己也想不通这个问题的答案。 2010年,平凡得不能更平凡的一年。广东的天气一如既往地潮湿酷热,那个时候街道上还没有这么多来广发展的外地人,但人也已经很多了。 张颂文就埋没在这许许多多的人中间,没有光辉,一无所有。 广东的酒吧里鱼龙混杂,但却是普通人最容易结交上流人士的好地方。有一整年张颂文都很爱去酒吧,但不是为了认识人,只是为了观察他们。他发现,酒吧是人们完全释放自己情欲的首选场所,在这里,可以供他模仿的例子数不胜数。 大刘就是他在这里观察到的第一个例子。他那时是一位着名的编剧,后来被人陷害,很久都没有写过剧本了,夜夜在酒吧里买醉。张颂文对他很感兴趣,经常就坐在他身边的位置,点一杯橙汁。 大刘问他:“你不喝酒,来酒吧干嘛?” 张颂文说:“我是个演员,我是来观察角色的。”他那时候长着一张愣头青的脸,笑起来眉眼弯弯,不谙世事的样子。不会有人觉得这样长相的一个人会耍什么心机。 他们俩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坐在同一个吧台,一个点威士忌,一个喝橙汁,一言不发,互不干扰,就算舞台上跳着再火辣的舞蹈也不能把他俩的注意力分开。不知道第几回,大刘看着他那张傻兮兮的脸,突然问道:“你为什么不去拍戏?” “没戏拍。”张颂文毫不犹豫地答。 思考了一分钟,大刘便拉着他的手,说:“走,跟我去北京。” 张颂文那时候刚回老家没多久,没想到就这样再一次被大刘拉了回来。北京对张颂文来说是一个让人伤心的地方,他在这里被抛弃过无数次,可是这一次在大刘的带领下,事业好像有了一点好转,张颂文突然觉得做这一行也不是不能再坚持一下。 大刘带他体验了许多角色,这里面不乏有他演不好的那一类——比如风情的、魅惑的角色。张颂文说我一个男的干嘛需要演这种角色?大刘摇摇头,说千行万业,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天会不会接到这样一个角色? 久而久之,两个人有了一点名气,开始有人造谣,说张颂文是大刘包养的小演员。张颂文看了以后义愤填膺,说这群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大刘把脑袋靠过来,说我看看,看完以后轻轻一笑,说咱俩身正不怕影子斜,就让他们说去呗。 大刘爱抽手卷烟,因为日复一日地接触烟草,导致他手上总留有一股烟草的幽香。张颂文有几回偷偷拿他的烟抽,觉得也没什么好抽的,不知道大刘怎么就这么喜欢。他也把自己的烟分给过大刘,可大刘总是吸了一口就塞回他嘴里,说抽不惯你们这种年青人的烟。张颂文很失落,他想说我也已经不年轻了,可是站在大刘面前,他就是说不出来。 就在那一年,大刘查出肺癌,不到三个月就走了。他拍的那些影片统统没有拿到下映许可,留在张颂文的衣柜里,跟着他搬了几回家,最后躺在小院的皮箱里落灰。 那之后张颂文很久没有拍戏,命运弄人似的,来找他拍的都是一些插科打诨的本子和没有意义的角色,这些张颂文都不想拍,可是不拍就没有钱吃饭。这段空档期他去找了一些杂活来干,端盘子倒水卖花他都干了一遍,干得他都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有一天他去酒吧给人倒酒,男客人喝醉了,问他的梦想是什么?他说是做演员,对方就笑着把手往他腰上掐,说就你这样儿,当的是三级片的演员吧?从那以后,张颂文再也不去酒吧找工作,日日对着大刘的箱子发呆。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块盒子蛋糕,正在一点一点被人挖空。如果再不拍戏,那他连这个唯一的梦想都要没有了。 后来他在按摩店负责帮忙看店,来来往往的客人们大多都是男性,他一边观察这些人一边偷偷做记录,企图在这种无聊的日子里给自己找点安慰,可就算这样,有些客人还是不愿意,非说他侵犯别人的隐私,要求店家把他开除。张颂文没办法,只好当着他的面把那只本子撕毁,客人才终于放过他。 他又失去了一个找乐子的法子,但却收获了另一个机遇。 另一个戴墨镜的客人看他有记录人的爱好,就问他是不是做演员的?他立马说是,于是那个神秘的墨镜人给他说了一串地址,要他晚上去那里报道。张颂文将信将疑,但总归是个机会,去看看应该没错,大不了就跑。晚上到了地方才发现是个KTV,他一走进包厢就被一个尖嘴猴腮的男人揽着坐在沙发上,巨大的力气把他压得往另一侧男人的肩膀上贴,他有些不适应,挣扎着想起身,又被男人摁回去。仔细一看,才辨认出按着他的这个人正是墨镜男。 墨镜男叫老郭,据说是干经纪人的,具体怎么干,张颂文没有过问过,只知道他的手段比较过激,给艺人抢资源的办法就是拉着自家艺人往别人的床上送。然而,那时候的张颂文并不知道。 “刘总,您看这位合不合您胃口?专门按您需求找的,白,男孩儿,绝对是第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