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7洪灾 (第1/3页)
她并没有告诉李秋娘任何关于赵有明的事情。 等到临见之时,再告诉她也不迟。 不然以李秋娘的恋爱脑,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李秋娘还不知道这1切,只想着前去兰京,替她心爱的赵郎寻回尸骨。 1行人就这么再次出发。 凤不言将那百余人的队5分成了几拨人,1批人先行骑马回兰京,另1批人在前方开路。 而随行的不过十来号人罢了。 不然1支大队5上路,吃住什么都不方便。 如今队5缩小了规模,行起来也就更快了些。 不过短短3天,他们就又行了数百里。 如今距离兰京,不过十天半月的路程了。 1路上李秋娘都颇为安静。 她明白自己沾了林糯糯的光,欠下这份人情,所以1路上都在尽可能照顾着林糯糯。 她做饭很好吃,这是这1年间被迫学会的厨艺。 从前的李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可这两年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学。 林糯糯对于她的厨艺是肯定的。 有这1手,哪怕开个小摊子都饿不死。 至于之后的事,若是赵有明是渣男实锤,那么她也会替李秋娘做主,让她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1切。 不过前提是她脑子清醒。 好言劝不了该死鬼,至于如何选择,单看李秋娘她自己了。 1行人就这么走走停停的,又走了几天,路程上却受到了阻碍。 因着这些日子小雨连绵不断,并且这两天还有加大的趋势。 今日更是大雨倾盆,让他们的行程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 若是冒雨赶路,事倍功半不说,还容易出现岔子和危险。 因此,林糯糯1行人被迫停在城中,暂居客栈里,等大雨停歇。 哪知这大雨1下就是3天3夜。 暴雨倾盆,噼里啪啦的,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1般。 连着下了几天暴雨,哪怕是现代有很好的水利疏通技术,路上都容易积水,更何况这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了。 在暴雨下的第2天,客栈前面的洼地就被水完全给淹没了。 而下到第3天,1些铺子已经被水淹了1般。 虽然大家1天从早到晚马不停蹄的在疏通,可这雨1直不停,也只能勉强维持着目前到小腿的水位,而无法将水完全疏散出去。 第4天1早,好不容易雨变小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堤坝那块又出现了问题,塌陷了1角! 这堤坝本来每年都会派官员前来巡查,在汛期到来之前沿河检查,继而督促沿河府县落实防汛规划措施,以此来维修加固堤防。 虽然这两年永安王朝内忧外患不断,但当时朝廷也派了官员前来督察的,好端端的,怎么今年就出了岔子呢? 凤不言检查了堤坝溃塌的1角后,沉着脸,转头去了知府的府上。 那知府在家中望着这大雨,愁眉苦脸的,忽然听闻有人敲门,心里烦躁,让家丁去打发了敲门之人。 却没想到来者气势汹汹,1脚踹开了他的门。 等到摄政王的黑曜令牌1出,知府本想破口大骂的脏话都咽了回去,哆哆嗦嗦对着凤不言跪了下来。 凤不言端坐在上位,神色淡淡,“齐知府,你可知堤坝决堤了?” 凤不言已经差人去修补堤坝了,不赶紧将缺口给堵上,只怕口子会越来越大。 如今堤坝在加固,至于这城内知府,自然要被提溜着好生审问1番。 知府是个胆子不太大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有些畏畏缩缩的,他1听自己被问罪,连连磕头求饶,大呼冤枉。 “摄政王大人明鉴,朝廷派人来巡视堤坝时,下官是尽全力配合的,但是他们可是钦差大臣,我胳膊拧不过大腿,被他们揽去了加固堤坝的任务。 加固堤坝的银子被他们拿去,1顿胡吃海塞,中饱私囊了!而真正用来加固堤坝的材料,全是以次充好,这,我虽然知道,却也无能为力,且也拿不出更多银子来加固堤坝了,我就知道那块低陷之处会决堤!” 那些朝廷之人之所以敢有恃无恐,还不是因着这两年朝纲动荡,许多人趁着这个特殊时期,没少捞油水。 而这长水城就是受害者其1。 林糯糯看他的神色不像作假,便也叹了口气。 这种,他确实无能为力。 扫视了1圈屋子,这知府的府邸除了空间大1点,看起来是清贫无比,和普通人家没什么两样。 可见他确实没有贪污。 齐知府也很无奈,他想要偷偷摸摸上报这1情况吧,半路就被人拦截了。 对方还恶狠狠威胁他,再敢干些出格的事,就1刀宰了他。 齐知府消息也递不出去,也无处申冤,每日只能愁眉苦脸的。 这堤坝年年都得加固,不怕1万就怕万1。 那些大臣还说年年平安无事,少1年不加固也无妨。 可瞧瞧看,今年可不就出事了吗! 齐知府心中戚戚。 不过好在凤不言并不是那等不讲理之人,当务之急是加固堤坝,并且疏通城中积水,其他事后续再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