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记事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16页)

士而言,这栋建筑的下半部分可说是不存在的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联邦最高评议会议固定於每年国庆後30个标准日召开,这是让各星系的代表有足够余裕前往太yAn系所需的缓冲时间,不过另一方面来说,来自276个世界的代言人在这段空窗来到火星上齐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行程安排,因此各星系也对此定下各式各样的折衷办法来因应,例如作为联邦最古老殖民地之一的达寇l星系,便在火星上设置了星系代表授权出席会议的常驻官员,长年采用家族执政T系的迦雅蒂则有指派王储担任星系代表的惯例,至於标榜全民投票制度的麦尔斯达特则会配合评议会议程来调整内部的首长竞选活动。

    总之,太yAn系联邦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唯一奉行民主制度的国家注:各星际阵营的政治制度,虽然一般人也许会想像相隔上千光年的殖民地代表群聚在一起只会演变成各说各话的混乱情形,但在实际上仍有脉络有寻,身处错综星际事务的殖民世界会依自身利益而串联派系,例如古老的慕法恩发展出规模庞大的金属加工产业,这使得许多出口矿石的殖民世界代表会为了争取订单而在许多决议中与慕法恩站在同一阵线;而莱康德斯与赫坦兰两个邻近星系因为长年对彼此的文化冲突而几乎结成世仇,双方的历任代表在议会中互唱反调几乎成了传统,纵使议题的内容明显可以互惠两边,但若是不吵上一架,这两位代表还是会在返回家乡後惨遭民粹情节般的激烈弹劾。

    但是这一切对於那些开发历史尚短的殖民星系来说几乎是完全无缘参与其中,与其说这些殖民地还不具备影响其他星系的实力,倒不如说他们现阶段和星际事务扯不上关系要更为贴切,出席评议会主要还是基於义务,其名份要大过实质意义,不过这也是所有殖民地会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个令人感到无奈却又必须接受的现实。当然,为了避免新兴殖民地代表的权益相对强大实力的世界所压迫,而导致遭受边缘化的现象,联邦政府在接待这276名代表时总是尽可能做到尽善尽致,例如不论是来自於总人口数上百亿的世界或是来自只有数万人世界的议员,在议会表决上都握有同等的一票,而每位议员准许进入议会大楼的随行人员多半都是在会议中为议员提供建议和谘询的秘书或是顾问也限制在不得超过五个人的程度。虽然各星系之间的悬殊实力差距使得想要制定出完全公平的理想会议制度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殖民地的创建历史越长就表示该殖民地累积越多的人口红利、经济力量和政治资源,而这些都是强大殖民地在与弱小殖民地竞争时能够占有绝对优势的关键,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新兴殖民世界的代表只要能善用手上的选票影响力,也有机会成为各派系的拢络对象。总结来说,弱小殖民地出身的代表就算因为人微言轻而无法发表意见,也还是得全心投入议程,他们观察强大世界代表之间的互动来掌握理解局势的变化,这不仅是为家乡在往後和星际事务接轨的必然功课,更是要抓住任何偶然乍现的机会之窗。

    然而来自巴库尔星系的本届代表,却是个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的庸才。

    罗德里戈待在自己指定的席位,头一遭因为自己接下的职位而感到後悔。他觉得初临议场的新鲜感消退过後,剩下的就只有枯燥冗长的折磨,众代表之间的辩论攻防听起来就只是毫无意义的噪音,他缺乏理解其中内容的知识,甚至连对此积极努力的自觉都没有,只能一脸木然的呆坐,重温少时在学校里与整间教室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关於议员在会议议堂中的座位排列方式,虽然每一位议员的席位都是一个可容纳数人於其中的碟状空间,而这些碟子都是环绕着议堂的正中央以树枝状朝外排列开来,为了让所有的席位都能拥有良好视野,议堂的底部是以内低外高的碗状凹面呈现。过去曾经采用过的标准包括按照各殖民世界的实力这个方法很快便遭到淘汰,其原因是评定的标准无法统一,何况这种表现阶级的方式很容易造成争论。;按照个殖民世界在星图中所投S的相对位置这个方法原本受到高度肯定,但是随着联邦殖民世界数量的增加,已经很难在议堂的有限空间中实行。;按照各星系代表在会议前陆续到达火星的顺序後来遭到有些星系本来就在火星设置了担任代表的长驻官员的理由而遭到淘汰。;按照星系名称的字母排列的方式这个方法在遭到来自那些名称以Z字开头的星系抗议而作罢。,总T来说,为了满足各个议员那种孩子气般的虚荣,偶而也会造成评议会陷入与其威信不符的低水准议题当中。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终究还是以随机cH0U签来决定,这就是为什麽巴库尔在今年的会议中被安排夹在来自达寇l、麦菲尔斯和赛洛特星系的代表中央,而这三个古老殖民世界的居民几乎占太yAn系联邦约达一成的总人口。罗德里戈毫无自觉与这些在议场外无缘高攀的大人物为邻,他在无趣之余,却也感到有些别扭,因为当这三个世界的代表发言时,都会让他产生出整个会场都在注视自己的错觉。

    庆幸今日的议题焦点并不在罗德里戈邻座的三位大人物,而是集中在两个外围殖民地的代表,如先前所提,星际贸易事务让殖民世界串连成为一张巨大的商业网路,个别的殖民地为了寻求更强大的竞争力量,便与其他世界联合形成复数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的形成以及约束条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一般来说都是针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商业供应链来合作,而同属一个集团的殖民世界之间多半也会以提供贸易优惠条件的方式来加强夥伴关系,由於这样的商业集团在集合了各种条件与X质的殖民世界,在综合其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生产以及运输能力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实力,也因此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商业竞争不论在规模或是激烈程度上是常人所难以想像的。而目前在议堂里互相争论的两位议员,其代表的殖民地也就是两个集团的盟主。

    双方冲突的主题为先进型运算装置的贸易竞争,两个集团都以设计生产拟生物神经平行处理核心而闻名,过去光是为了技术专利权、原物料的占有率、设计人才的挖角等问题就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争论,至於这次的引爆点则在於商业政策问题:关税壁垒。许多列席的议员都已变更陪同的幕僚阵容,因为此时需要的并不是工业科技专家,而是JiNg通星际政治关系与金融领域的法律顾问。

    殖民地之间集团式的商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一个殖民世界往往会同时参加两个以上的集团,这要端看其时正在讨论的商业领域而定,以莱康德斯为例,该殖民行星在商用太空货轮产业方面是作为七联合集团的主要建材供应商,而在适应X农业领域上则是为R&G农产科技集团提供基因作物的应用技术支援。商场上常常进行着舍此攻彼的手段,因此集团内的成员殖民地可能会因为在实施盟主的指示时对本身的其他商品造成更大的伤害时而持不配合的立场,相对的集团盟主也可能利用修改贸易协定条件来威胁或是说服该成员殖民地配合其策略,或是直接将其排除於这次的商业战役之外,顺带一提,因为局势或是内部产业的转型变化也会是造成殖民地加入或退出集团的变因。

    总之,形成目前的讨论主要是因为两个集团互相指控,利用其内部负责对外出口的成员殖民地刻意降低币值注:集团货币的手段来进行恶意的销售,间接导致其他成员内部产生快速的通货膨胀,关於是谁先开启这场货币战争行为在经过头两小时的各执其词後已经没人愿意去深究,在会议议长的主持引导下,过去几个小时以来的争论重点摆在各殖民地到底该设置甚麽程度的进口关税,以抵销这一波在供应链上越演越烈的通膨效应,而这个议题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