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河倒转乾坤易.十五 (第2/3页)
是掉以轻心还是得意忘形的举动十分懊恼──在他想来,Ai子再懂事也不过六岁,哪里晓得什麽时候该适可而止?而他这个做父亲的,明明该b谁都小心留意宸儿的状况,却因宸儿看似「好了许多」便失了分寸……若因此有了什麽万一,又该找谁後悔去? 也因着这一折,尽管萧宸最终有惊无险,差点被吓去半条命的萧琰也放弃了原先尽早培养Ai子接触政事的打算。他仍旧将处理朝政的空档耗在了病弱的Ai子身边,谈论的话题却已由那些让他心烦意乱的政务变为了自己少年时的种种见闻和经历,用说故事一般的口吻避开过於复杂的谋算,只将重点放在了培养Ai子的眼界和大局观上,让萧宸得以夯实基础,却又不至於因此思虑过甚损及根本。 对此,初窥权谋门径的萧宸虽觉得有些可惜,却也知道在自己的身T真正好起来前,将有限的心力耗费在这些事情上面,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般愚蠢的举动……所以他最终克制住了自己心底蠢蠢yu动的求知yUwaNg,只专心将时间和全副JiNg力用在修习生生诀上,就盼能早一日累积到足够的真气迈入大周天,从而得以化解T内残余的毒X、彻底摆脱这祸害了他两辈子的桎梏。 ──如此这般,三年的时间,一晃而逝。 或许真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萧宸虽因那盘桂花糕而经历了种种难以承受的苦痛,却也因此得遇机缘,在武道上展现出了身为皇子的他原先多半会给埋没的惊人天赋──仅仅两年不到,纯靠前生记忆窥得武学门径的他便已成功晋入了大周天,开始尝试C控T内的真气逐丝深入脏腑、一点一点化解起了T内残余的毒X。 他被「代父收徒」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就算脑海里仍清楚记着前生岐山翁的诸般讲解,可要想付诸实践,仍需得靠着他自己慢慢m0索……好在b毒之事他前生便已经历过一遭,T内的生生之气又十分温和养人,整个过程虽进行得有些磕磕绊绊,却仍只耗费了一两年的光景便将T内的毒X去了个七七八八。 毒X渐去、带来的影响随之减弱,他损失的元气自也慢慢补了回来;而那张长年苍白的小脸蛋,也因T内生机的恢复渐渐显出了几分喜人的血sE。 但恢复的过程毕竟是需要时间的。他受损的根本虽已在T内真气的调养下逐渐修复,有些影响却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补回来的……而其中最为明显的一项,便非他的身量莫属了。 这三年间,尽管各种补元益气的汤药始终未断,可因残留的毒X作怪之故,萧宸身子在营养上的「收支」只能说是两两持平,身量自也没什麽增长;明明已经九岁了,整个人看来却b七岁的萧宜还要娇小单薄不少……就算萧宸清楚自己迟早能够把欠下的份「长」回来,可偶尔见着萧宜的时候,迎着三弟「俯视」的眼神,那种矮人一头的感觉,却仍让骨子里是个成年人的他多少有些郁闷。 ──当然,较之前生,仅只是「有些郁闷」的现在,无疑已经好上了许多。 ===================简T=============== 自打那日由父皇口中得知了那盘桂花糕的真相、和其後名为「高氏」的祸患之後,萧宸心底就一直记挂着这件事。 他虽不认为自己有办法解决连父皇都觉得棘手的难题,可相b於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的前生,重来一世、父皇态度上的转变,却让萧宸在倍觉振奋之余,亦不由萌生了几分「自个儿也该做些什麽、方得不负父皇如此期待」的使命感。 所以他开始在闲暇时设想起能用什麽样的方式解决高氏之患,同时努力回想上辈子高氏一系和镇北军之事究竟是如何落定的……只是前者费了他许多功夫,最後也只得了一个「需得从长计议」的结论;而後者麽,上辈子的他被父皇保护得太好,就算长大後多少猜到了那盘桂花糕十有出自於高贵妃的手笔,也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後了。所以对於高氏的败亡,他只有些许片面且稀薄的印象。 萧宸只记得事情发生在他十二岁那年,先是高如松「暴病身亡」、接着是部分镇北军不听将令无旨而动、被继任的镇北大将军撤职查办……最後,深g0ng中的高贵妃因痛失兄长哀恸过甚一病不起,终至药石罔效郁郁而终,只留下了当年才十岁的皇三子萧宜。 前生与高氏相关之事,萧宸能想起来的也就是这些了。 如今想来,虽然他得知的仅仅是最後的结果,但从父皇对高如松的忌惮和誓要收复镇北军的决心来看,高氏兄妹二人的Si必然都是存在着猫腻的──按他推测,高如松会「暴病身亡」,应是父皇收拢镇北军的计画已进行到最後阶段,可仍占着「镇北大将军」之衔的高如松却仍坚持抗旨拒不回京,父皇不得已之下才不得不放弃了更加光明正大的方式,改而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让高如松也经历一回被「北雁间人」暗害的滋味。 高如松Si後,镇北军应当已有大半成功为朝廷所掌握,只有少数原属於高如松的亲信仍未能顺利收服。考虑到高如松的「丰功伟业」,继续留着这些人只会徒然给镇北军带来祸患,於是便有了「部分镇北军」无旨而动意图挑起边衅之事,让继任的镇北大将军得以名正言顺地铲除高如松遗留的心腹,让整个镇北军得以彻底落入朝廷的控制下。 高贵妃本就是仗着手握镇北军大权的兄长才能在後g0ng得势;高如松一Si,深g0ng中的高贵妃自然再无奥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萧琰不亲自动手,g0ng里也多的是想让她「病故」的人;其下场如何自也是可以预料的。 与高氏一系有牵扯的人中,唯一称得上难办的,便只有当年才十岁的皇三子萧宜了。 十岁,一个半大不小、怎麽看怎麽尴尬的年纪。 倘若再小上一些,孩子还不怎麽懂事记事,就算是高贵妃亲自教养的,多少还有那麽几分扳回来养直了的可能X;而若再大上一些,十多岁的人,要说与母家的Y谋全然无涉也是极难,要想惩处也有个由头,自然b「十岁」这个不上不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