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地涌金莲(修改) (第2/2页)
乎可以在世间横着走了,而且也没副作用,如此说来无心血莲就是地涌金莲的退阶版,得到的内力还要散掉。 不过,在江湖上她并未听过有关地涌金莲的传闻,尤其可见之神秘难寻,不像是神灵珠和昆仑神镜一样传的人尽皆知。 若是知道具T的地方,即使再难到手她也有计划去应对,可连地方都不知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地涌金莲的线索。 天台寺的藏经阁里收集了中原佛教所能找到的绝大部分经文典籍,在中原还真没有第二个佛寺有这里的藏书全。 花千遇开始翻找世说录上的书籍,这面书架上至少有几百卷,三成汉语,七成都是梵语,她凭借着自己那点贫瘠的梵语底子,去找关键字,翻找了一个多时辰看的头晕眼花,也没找到任何记载,而书架上还有很多没有查看。 她绝望的想着,难道要将这些书卷都翻看完吗?这得看到猴年马月。 守经弟子已经来了三趟,每次过来都见她在翻找书卷,出于好心他过去问道:“施主若是寻不到想找之书,可告知小僧,小僧愿替施主寻找。” 花千遇转头看他,这是一位面容平和的僧人,唇边挂着友善的笑容。 她将手里翻看一半的书卷放回,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小师父可听过地涌金莲?” 守经弟子微一怔,凝眸看她,眼神里带着意料之外的诧异,他笑了笑说:“传说佛祖诞生之时,步步生莲,华光璀璨,照耀无极,一切庄严。” 他眼中流露出静和的笑意,意味颇深的缓缓道:“这所生之莲便是地涌金莲。” 花千遇眼睛一亮,急忙问道:“那小师父可知地涌金莲何处可寻?” “地涌金莲是传闻之物现实中怎会有。”守经弟子摇了摇头,他见花千遇一瞬间失望下来的神sE,沉Y片刻又道:“小僧曾经听闻,有一种莲花生于土中,形态很像传闻中所描绘的地涌金莲。” 花千遇失落的面sE重新焕发出神采,迫不及待的问道:“在何处?” 守经弟子如实告知:“此莲生长于宁州。” 花千遇当即决定,不管如何先去一趟宁州。 告别了守经弟子,她回去睡了一觉,翌日清晨在声声不断的诵经声中苏醒,洗漱之后直接下山了。 她到山下之后去了天台寺外门,因为她胡编的故事,外门的和尚感激她对法显的诸多帮助,对她还是很热情的,她就顺势蹭了一顿斋饭。 吃过饭后拿着她买的那些东西,雇佣了一辆马车回到了渝州城内,本意是找一家客栈入住,结果找了几家全都客满,近日来了许多外地人准备参加天台寺的辩经大会,客栈的生意都很红火。 经过多番寻找终是找到了一家客栈,将东西放进客房后她又出门去了一趟朝暮阁。 朝暮阁是江湖上的一个组织,专门做传递书信的买卖,和驿站一样,不过要b驿站快的多。 使用驿站送信千里路程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书信才会抵达,朝暮阁三日之内就可送到,不过收费是驿站的十倍,效率如此之快即便是收费高也算是理所当然。 朝暮阁送信能这么快,不使人力也非信鸽,而是他们培养的一种奇特的鸟,名苍鸾。 苍鸾可日行千里,翱翔于天际云间b信鸽飞的要高,弓箭无法S中,送信也更安全。 苍鸾唯一的缺点就是只飞一条线路,因此北燕国每一个城都有朝暮阁的分阁,苍鸾送来了信,由信使送到分阁,再由客人取走,若是经常在固定地点送信的人,信使可直接将信送至客人手里。 花千遇来到朝暮阁,找了谢若诗给她的信,信上说已经替她找到了修习纯yAn武功的男子,若无意外十日之内就会赶回。 她能这么快赶回来,当然不是担心她寒毒发作受苦,而是她想凑热闹参加辩经大会。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她半年之前g搭的男人就住在渝州,到该收网的时候了。 她现在好奇的是,谢若诗怎么将人带过来,月余前两人通信,她无意中透露出江都城的事情办完后,要去寻练纯yAn内功的宗门。 正巧,她说她手里就有一个男人,练的就是武林上失传已久的黎真yAn决。 既然她需要,谢若诗直接许诺赠给她,随她怎么玩只要留一口气别让他Si了就行,从谢若诗的意思中不难看出,那男人一定得罪了她。 不过,她也从谢若诗的话中看到另一层意思,那男人不想来渝州,她正在想办法将人弄过来。 想来这些都不需她来C心,就坐等谢若诗将人带来给她解寒毒,之后她会出发去宁州寻找地涌金莲。 一想到寒毒很快就能化解,又有了地涌金莲的一丝线索,花千遇心情不错,回来时在路边的摊贩那吃了一碗馄饨,皮薄馅厚,鲜香味美,好吃极了。 正午时分,天台寺。 法显从庄重肃静的万佛殿内出来,见道元站在廊道里正在张望,见他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他微微垂首施礼,开口禀报道:“师叔,那位施主走了。” 听到了意料之中的话,法显知道他的内心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平静。 看他许久没有反应,道元不禁出声问:“师叔?” 法显道:“你下去吧。” “是,师叔。” 道元退下时看了法显一眼,他面sE沉静,眼眸幽邃如深海,竟让人有种异样的冷寂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