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见不到他,我会死(完) (第1/2页)
2018年4月12日下午两点,飞机抵达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我落地之后见到的第一个熟人是老莫,他来接我。 老莫现在帮陈老板打理一家商务酒店,从夜场主管变成执行经理,穿着打扮也从衬衫人字拖转型成西装革履的派头,我乍一看差点没认出来他。 老莫得知我要回国,已经跟陈老板打过招呼,让我以后在酒店上班,给他当私人助理。 我上了车还是很恍惚,浑浑噩噩地看着车窗外熟悉的街道景观,回到北京的真实感一点一点涌上来。但我却丝毫不感到兴奋和激动,就像只是躯壳回到祖国,而灵魂依然被困在偐古。 这种魂不附体的颓废状态我持续了半个多月,我变得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地方发呆,不爱凑热闹,不爱交际,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但这种变化在老莫看来是从青涩蜕变为成熟的标志。 他问我在偐古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怎么一回来变得比他还沧桑? 老莫今年三十三岁,六岁被父母丢弃在路边垃圾桶,十岁被骗进扒手团伙当小偷,十四岁找了个修车厂当学徒,十八岁在汽车店干销售,二十二岁认识陈老板,二十五岁成为夜场主管。 他经常把三十岁之前的人生经历当成笑话讲,我听过无数遍,他形容自己三十岁之后的状态,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沧桑。 “没什么事,就是回来以后失眠了。”我跟老莫说。 老莫想给我放个小长假,让我把身体休养好再去酒店上班,我没答应,我怕一个人待在家里会更难过。 无论吃饭睡觉对我来说都是饱受煎熬的过程,我害怕想起仰洛,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 就这样萎靡不振的过了一个多月,有一天老莫突然带给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他找到李慧梅了,但他不敢保证这个李慧梅就是我要找的人。 老莫年轻时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都闯荡过,他托了在贵州贵阳的朋友寻人,本来都已经忘了这茬,没想到朋友昨晚联系他,说找到了。 老莫告诉我,李慧梅目前在贵阳某个家政机构当月嫂,她的家庭住址也打听到了。 我没有半点犹豫,当天下午就迅速买票前往贵州贵阳。 我抵达贵阳时已经是傍晚,我之前没来过这个城市,虽然有老莫给的地址,但还是找了将近两小时才找到李慧梅家。 我在上楼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即使找错了也没关系。 因为我一想到我这样做是为了仰洛,那种自打回国后便怅然若失的空虚就会得到一点安慰。 我在偐古时,依靠仰洛来获得安全感,没想到回到中国,还是要靠仰洛给予我归宿感。 我没有见过李慧梅的照片,仰洛也没有跟我详细描述过这个女人的具体模样,但当我见到李慧梅时,几乎一眼笃定她就是仰洛的亲生母亲。 “你是?” 李慧梅站在屋内,我站在门口,她很警惕地打量我,我也在打量她。 李慧梅穿着一件长袖紫色碎花裙,身材偏瘦,眼角皱纹横生,皮肤略显松弛,但我能从她脸上看出几分仰洛的影子。 我告诉李慧梅,我是仰洛的朋友。 仰洛这个名字对李慧梅而言大概是封存在内心深处的某种禁忌。 时隔这么多年,她又听见那个被她抛弃的,远在异国的儿子的姓名,震惊到久久说不出话。 我无意打扰李慧梅现在的安定生活,我来找她只是想拍张照片,“我能不能拍一张你的相片?仰洛说他忘了你长什么样子,我想寄给他看看。” 李慧梅缓了很久才回答我:“你找错人了。” 李慧梅关上屋门,任我怎么敲都不肯再搭理我。 第二天一早她出门扔垃圾,而我还坐在楼梯上没有离开。 李慧梅非常不耐烦地打发我:“你怎么还没走?我都说你认错人了,我不认识什么仰洛。” “那你认识李回吗?”我问她。 李慧梅没说话,她的眼眶变红了,在眼泪掉下来之前她慌慌张张背过身去,深吸好几口气后才重新转回来看向我,她疲惫的面容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妥协。 李慧梅告诉我,她当年好不容易从缅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