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别留下我一个 (第1/2页)
九月初八原是褚慈河定好启程下南州的日子,但宁宁晓得后给拒了,只说若不往后推辞两日,若不她便不去了。 褚慈河当时正在太后宫里,坐在宁宁对面,听闻后掩袖咳了几声,抿了口茶润喉,这才笑吟吟地问道:“不知这京城又是何事绊着小殿下的心了?” 上位的太后没有言语,低头撇着茶沫,而宁宁倒是放下手里吃了一半的糕点,认认真真对上褚慈河那双狐狸眼,顿了几息,才开口:“褚世子,你既如此阴阳怪气,那就必然是知晓的。” “呵,我一个病秧子罢了,知晓什么?”褚慈河抚了抚袖角,柔柔睨着宁宁。 “那好,我说我要留在京城给阿春过生辰,这个回答可以吗?” 宁宁也抿嘴笑起来,扭头望向太后,“皇奶奶,您最是知晓我在京城没几个好友的,亏得阿春品性贵重,不仅得了皇兄青睐,更是在平日里多多管束教导孙女。作为好友,生辰定然不能缺席。而国公府富贵也有,权势也有,想寻个人陪陪世子,那又是什么难事?” 褚慈河面色白了白,手指攥紧桌角,启唇想要再说些什么,却听见太后蓦然开口,随意道:“小儿女们交个朋友罢了,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宁宁你自个拿主意就行。” 殿内一时沉寂,宁宁先是笑着应了声好,捏起桌上没吃完的糕点填进口中,一侧脸颊鼓囊囊的,还没来得及咽下,便听对面先是传来一阵咳嗽,继而嘶哑如裂帛的声音响起,褚慈河眼角泛泪地瞧着她笑:“寻人容易,但寻个有趣的人实在太难。殿下是知我心肠的,我怎么会不等你呢?” “只是呀,”语调一沉,他眼尾忽然憋出两抹红晕,手指揩掉坠在下巴的泪滴,可怜道:“我这副破败身子,也是想要殿下日后能多多体贴一番的。” ------------------------------------- 九月九,重阳节。 京城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插起茱萸,酒楼小摊里早早飘起菊花酒的香气。 朝野上下都休沐一日,登高望远、马球锤丸,处处无不热闹。 柳府一早接了好些拜帖,家里主子仆人上下一片忙碌,只是柳琢春自早起接了父亲送来的一支彩漆雕枝莲纹管紫毫笔,院里便再无动静。 按理说厨房本该送碗长寿面来,毕竟也是府上公子的十七岁生辰,只不过,赶着重阳,宴席酒菜、糕点茶水,预备起来繁琐,不经意便忘了。 “到底是没娘的孩子就相当于没了爹,这二公子生辰,主君竟能连面都不露一下,院子里荒凉得不似人住的地方.....” 宁宁踩着枣树爬到墙头时,刚好就听到了洒扫的小厮嘟囔,心里不由酸涩了一下,扯下一把青枣攥在手里,她对准楼阁上柳琢春的卧房,咚咚咚,一颗颗对准砸过去。 吱呀—— 木窗从里面支开,宁宁掷出去的第九颗枣子,刚巧地便砸在了窗内柳琢春的头上。 少年刚起身,青色的绸缎寝衣遮不住脖颈处延绵的白腻,乌发也没来得及束,披散在肩头,晨风撩起来,几缕调皮的刚巧就黏在阿春翘起来的唇角。 “宁宁!” 柳琢春转身就朝楼下跑,连带着外衣都来不及披,少年郎一副慵懒随意的春光几乎是急不可耐地捧来给她看。 “阿春!哈哈哈哈哈阿春!”宁宁站在墙上朝他招手,也傻乎乎笑着喊少年的名字,没什么意义,但瞧着就是一对极可爱的人儿。 踩着木梯,宁宁三两下就跳了下来,柳琢春一直忧心地在下面扶着,刚见她要着地,连忙伸出胳膊捞进怀里。 刚睡醒的少年寝衣上还染着竹墨香,宁宁脸蹭在他肩窝,嗅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梳好的发髻也给她蹭乱了。 “你给哥哥瞧瞧,是不是真的,莫不是我还在梦里?不然你这小没良心的怎会想起我来。” 柳琢春一只手托着她的下巴,另一只手仔细抿掉宁宁颊边的碎发,眸子早就欢喜地弯了起来,偏嘴里不依不饶说着酸话。 “阿春,”两只手圈着少年的腰肢,宁宁狡黠地眨眨眼,忽而踮脚朝他下巴亲了一下,像是最热诚的小狗似的蹭着少年渐渐染红的脸颊,“你瞧瞧,是不是真的?” “唔.....”阿春半敛着眸,湿润润地觑着宁宁,故作冷然道:“瞧是瞧不出的,非得你来尝尝哥哥,我才能辨出来是不是宁宁。” 晨间里闹了一通,柳琢春只好拽住宁宁,重新梳好双丫髻,绑好青色的发带飘在耳后,风一扬,恰似翻飞的蝴蝶。 他私心也配着同色的衣衫穿好,牵住宁宁一起从后门溜到街上,迎面而来挤挤攘攘的人群,街角堆簇的花朵,手心里被轻轻挠了下,阿春偏头,正瞧见宁宁觑着他笑,“走,咱们吃盛景楼吃重阳糕去,吃完还好去灵山寺放纸鸢。” 柳府的死寂仍在身后,阿春点点头,心间是被她感染的guntang欢喜,一齐着,他们都走进热闹烟火里。 ------------------------------------- 午后灵山寺里难得偷来片刻安静,香客们吃完斋饭,都在后山与友人们品酒踏秋。 宁宁陪着阿春,先是给阿春生母上了三炷香,念叨一番“伯母放心,阿春如今可是京城里最好的公子哥”,结结实实磕了几个头,然后便轻手轻脚地出去到院里等着,将地方让给柳琢春。 窗格里的光影照在阿春指尖,少年挺直脊背跪在蒲团上,望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