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後记与注解 (第2/3页)
家AlphonsePinart自博班购得并捐赠。史密森尼学会於1992年展开了关於一件阿兹特克水晶头骨的调查。这件水晶头骨为一个匿名人士於1960年购自於墨西哥城。经过调查此水晶头骨被证实也是於制造於近代。根据史密森尼学会的说法,这件头骨当年是博班从德国获得的。 注4: 奇莱主山又称奇莱山主峰或简称奇莱主峰标高3560公尺,位在台湾的南投县与花莲县交界处,地处中央山脉主陵北段。奇莱山区由主峰、北峰标高3607公尺、卡楼罗断崖、屏风棱线、大禹山等形成一系列绵延雄伟的山峰,北衔合欢群峰,南连能高群峦。从合欢山远望奇莱棱脊,常因背对yAn光而显庞大、漆黑,山岳气势慑人;再者,奇莱山素以险峻着名,气候错综复杂,云雾变幻莫测,是台湾发生最多山难的山区,所以有「黑sE奇莱」的称号。 注5: 撒奇莱雅族Sakizaya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世居於花莲奇莱平原。日治时代日本政府将其列为阿美族的一支,经过17年的正名运动,终於在2007年1月17日成为第13个中华民国政府官方承认的台湾原住民族。 撒奇莱雅族世居於花莲奇莱平原即花莲平原,势力范围约在立雾溪以南,木瓜溪以北,大约包括了今日花莲县新城乡、花莲市及吉安乡三个地区。目前有三个主要部落分布在花莲,分别是位在花莲市国福里及德安里、瑞穗乡马力云社以及寿丰乡水琏部落。主要根据地在今日四维高中附近,称作「达固湖湾」,清代时称为「竹窝宛」。 一般外族开始接触撒奇莱雅族,会将族名「Sakiraya」误以为地名,通常以谐音「奇莱」称呼。因此,所在地的平原称作「奇莱平原」,而位於附近中央山脉的高山也称作「奇莱山」。包括西班牙、荷兰、清朝、日本、中华民国的地图与文献均予沿用。 注6: 罗丹Fran?oisAugustRenéRodin1840-1917,法国十九世纪重要雕塑家之一。 先天X深度近视,小时学业并不出sE,甚至因此连母语法文表达都有障碍,直至1857年,罗丹的天份才被教授发现肯定。之後,罗丹尝试考艺术学校,绘画过关了,但雕塑却连续失败三次,原因在於罗丹的雕塑风格不容见於当时当道的传统新经典主义。罗丹并未放弃雕塑之路,他努力学习,师法於第二帝国当时最推崇的雕塑家贝勒斯Carrier-Belleuse,以及b利时重要雕塑家VanRasbh。 1877年,时年37岁的罗丹完成了生平第一件大作青铜时代L''''''''?ged''''''''airain,是尊与真人等b的年轻男子石膏像,男子雕像充满生命、几近真实,反而遭致罗丹以真人为模的攻击。次年,罗丹创作了约翰施洗者SaintJean-Baptiste,这尊雕塑b真人b例更大,罗丹以此证明他绝未以真人为模,更证实的他个人的天赋。 罗丹最知名的创作首推1882年LePenseur「沉思者」与1886年LeBaiser「吻」。1906年,「沉思者」移放至巴黎拉丁区的PanthéondeParis之前,「吻」是罗丹应法国政府之邀,为准备1889年於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而创作。1919年,巴黎第七区的罗丹美术馆开幕并对外开放,而罗丹於Meudon的庄园之後也成为美术馆。 《沉思者》是罗丹作品《地狱之门》细部,罗丹演译作家但丁的原意,塑造但丁所写的「八层地狱」的景像,展开一连串的雕塑,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这项作品始终没有竣工,但对罗丹而言,这件巨作永远没有所谓的完成之日,因为他随时会做即兴修改。直到罗丹Si後,《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定型。 在罗丹的构想里。这位《沉思者》便是但丁本人,《沉思者》坐在《地狱之门》入口,似乎在思索着生命的难题与人类生存的意义。 注7: 《神曲》义大利文:Divinaedia,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Alighieri赐名为:Divinaedia神曲,是义大利诗人但丁的史诗,写於1307年至1321年。《神曲》被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诗作,也是世界上最出sE的文学作品之一。 全诗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谴责当时罗马公教会的政治情形,但未抵触当时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於,它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义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X的阐述和总结。因此,它不仅在思想X、艺术X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徵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徵贪慾,一只狮子象徵野心,一只豹象徵逸乐,又一种说法是说它们分别象徵教宗、法国国王和佛罗l斯人。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後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亚德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代表七宗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