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_第二章 一型糖尿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一型糖尿病 (第2/2页)

于这种毫无头绪说来就来的病症,夫妻俩有种未知的恐惧。

    到了市医院急诊大厅,昏迷的蒋鸣欢被几个人合力抬上床,医生迅速询问了蒋鸣欢的症状,丰富的急诊经验使他对这个男孩的病症立即作出初步判断,一测血糖——27mmol,要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也就3.89~6.11mmol,蒋鸣欢高达27的血糖加上他出现的症状,足以判断他现在就是酮症酸中毒,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护士扯上布帘,立即展开急救。

    一路上始终处于昏迷状态的蒋鸣欢开始有了意识,但很混乱,拒绝一切触碰,不让抽血,不让吊水,不让监测,谁碰他就张牙舞爪拼命踢打,蒋新志和几个护士只能强行摁下他的手脚,都这样了他还在挣扎,但脸上的痛苦是掩不住的,看得闫桂霞泪眼蹒跚。

    “欢欢,我是mama,你睁开眼睛看看mama……”

    医生低头查看蒋鸣欢的瞳孔,说:“你不用叫他,他也听不到,现在他看起来像是醒着,实际上他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

    闫桂霞听得一知半解,还没来得及再多问,就被护士以不要影响救治为由请到帘布外去了。夫妻俩只能站在急救大厅里,眼望着两米开外被帘子遮住的那张病床,手足无措。

    医生立马安排护士抽血检验,泵钾的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并且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急救措施,期间都没时间跟家属沟通,直到输入体内的针水起了作用,蒋鸣欢才慢慢冷静下来,睡去后,急救才算告一段落。

    见医生掀开蓝色帘布走出来,闫桂霞才战战兢兢的问:“医生,我儿子是怎么了?”她脑子里过了几遍,根本想不出儿子是生了什么病。

    医生说:“蒋鸣欢的症状完全符合一型糖尿病的诊断,今天他之所以会昏迷是因为酮症酸中毒。”

    夫妻俩听得迷糊,问:“酮症酸中毒?他今天几乎没吃东西,怎么会……中毒呢?”

    “酮症酸中毒与食物中毒无关,”医生详细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外因诱导下,胰岛素不明显增加,升糖激素却不适当升高,造成蛋白质、脂肪、电解质、水、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的高血糖、高血酮、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的一个症候群。”

    就这还“简单”啊?

    见孩子的父母听得吃力,医生又耐心道:“说白了,就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的一系列连贯病症。”

    “可是,我们俩都没有糖尿病,我儿子怎么会得这个病?”蒋新志想不通,总得有个病发原因吧。

    经过一番紧急抢救,医生也略显疲惫,靠在急救大厅导医台旁说:“一型糖尿病除了遗传,还有一部分是自身免疫系统问题,但现在追溯源头已经没有意义,作为家长,你们以后要做的是从饮食上帮病人严格控糖控碳,以及每天三短一长的胰岛素注射,这将是伴随他一辈子的战争。”

    糖尿病患者就是要控制糖分和主食摄入,这个闫桂霞知道,但“三短一长”又是什么?

    “三短一长就是三针短效胰岛素加一针长效胰岛素注射,短效在三餐前半小时注射,长效在每天睡前注射。”医生指指门外走廊上对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栏,建议他们记录一下糖尿病患者的具体饮食结构。

    “医生,所以我儿子一天要……要打四针,一直打到、打到死的那天?”闫桂霞问出这个问题时基本崩溃了。

    医生点头:“对,一型糖尿病跟二型最大的区别就是,二型糖尿病仅仅是胰岛功能不完整,但还能分泌少量胰岛素;而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全部丧失,也就是病人体内不会分泌任何胰岛素,只能完全靠体外注射。”

    霎时,闫桂霞整个人瘫在蒋新志身上,差点晕过去。

    他儿子才十五岁啊,学习成绩全年级名列前茅,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少年,从今以后伴随他的不再是喜忧参半的青春期,而是冷冰冰的胰岛素;他的随身装备除了课本篮球,还多了体外注射的胰岛素。

    何其悲哀。

    医生也能理解家属一时难以接受,这种病患他遇过太多,但人生就是拆盲盒,没有选择权,打开是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

    “你们应该庆幸送到医院还算及时,但凡再晚个半小时,就算神仙下凡也救不了蒋鸣欢,算他命大,酮症出现了这么长时间还能捡回一条命,前天我接到一个相同的患者,据家属描述酮症也就三天时间,在送来医院的路上就断气了。”

    蒋新志支棱了半天,才颤颤的问:“您这意思……我们还算运气好的?”

    “算不幸中的万幸,蒋鸣欢的中毒现象起码持续了一个星期,如果不是中午你带他去小诊所挂了瓶葡萄糖,到现在你们都不会引起重视,我没说错吧?”医生问。

    蒋新志脸色暗沉,转头看向两米开外的儿子,追悔自责,他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的疏忽险些要了儿子的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