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11章 战斗,开始了  (第2/2页)
转动声。    进退两年,举步维艰······    “啊!    不知是被这令人窒息的压力逼疯了,还是真的燃起了战斗意志,奴隶炮灰们的队伍当中,突然响起一阵嘶哑的呼号!    短暂的宁静之后,所有奴隶炮灰都被这声呼号所感染,纷纷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冲向了马邑北墙。    但在城头之上,太尉靳歙的手却悄然抬起,似是在等待什么······    “距敌一百步!    !”    随着瞭远台最后一声示警响起,靳歙抬起的手,就好似一片秋后的落叶般,轻飘飘落了下去;    而后,便是一声声粗狂的命令声,在城墙之上响起。    “挽弓!”    “距敌百步,三轮疾射!    !”    “放!    嗖嗖嗖!    短短数十息之间,成千上万支箭羽从城头飞起,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将城外的日光都给遮蔽!    而后,便是一轮接一轮等弓弩齐射,在马邑城以北的天空,划出一道道完美的抛物线,旋即勐地扎下去。    三轮齐射,城外的奴隶炮灰,死伤上千!    但战斗,却才刚刚开始······    “冲啊!    !”    “杀死一个汉人,成为一个光荣的匈奴勇士!    !”    奴隶炮灰们的康慨激昂,在墙上汉军将士听来,却是令人难解的鸟语,以及灵长类动物濒死前的哀嚎;    在那一张张冲向城墙的面庞之上,汉军将士们也能看到很多。    有眼泪;    有绝望;    有癫狂;    有迷茫。    但最多的,还是一股不知来由的释然。    从距离城墙百步,遭受汉军弓弩齐射,到城墙下,这短短百步的距离,奴隶炮灰们,前进的格外艰难;    1    每前进一步,身边都有人倒下,每前进一步,都有弓羽箭失自头顶、耳侧飞过。    但奴隶们,没有选择。    他们只能一往无前的向前冲,在这处从不曾见到过的汉人城池外,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归宿。    到二十步的距离,奴隶炮灰们停下了。    ——作为边关城池,马邑,并没有护城河;    但作为曾经的韩国都城,马邑,却也有一条数丈宽的‘护城沟’。    很快,身后便再次响起楼烦骑兵的催促声,甚至有几支弓羽,从身后射向驻足不前的奴隶炮灰们。    经过短暂的迟疑之后,奴隶炮灰们,终还是绝望的跳了下去。    或许一开始,他们是想跳下那条‘护城沟’,然后再从‘护城沟’另一侧爬上来;    但随着身后射来的弓羽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甚至有几名楼烦骑兵开始逼近,在队伍后方的奴隶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1    似是向前冲杀,也似是躲避身后的楼烦骑兵,所有奴隶,都一股脑的向前推搡着、拥挤着;    突然,本还拥挤不前的队伍,开始恢复先前的前进速度。    ——那条‘护城沟’,被奴隶队伍当中的先行者,用rou体搭出了一座座‘人桥’。    但他们没有选择。    他们只能在身后人的拥挤下,穷尽所能的向前冲;    哪怕要掉进护城沟,成为他人的垫脚石,他们也只能向前冲。    待那几百架木梯,终于搭上马邑墙头的时候,马邑城外,已是遍布奴隶们的‘尸体’。    这些尸体,有的一动不动,已然是断了气;    有的还在挣扎、蠕动,或者有气无力的发出哀嚎。    而城墙之上,汉军将士们也已经快速做出反应,弓弩兵们让开了木梯所对应的墙垛,并督促身后的刀盾、戈矛卒上前,接替防守位置。    1    到这一步,战斗,才终于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    为了达到这个阶段,原本上万,乃至数万人的奴隶炮灰们,却花费了数千人伤亡的代价。    “冲上去了!”    城外三百步,看着奴隶们终于将木梯搭上城墙,楼烦王哲别赶忙侧过头,看都不继续看攻城的奴隶炮灰们一眼。    ——作为炮灰,这些奴隶能冲到城墙下,将木梯搭上城墙,并将城内汉军守卒的注意力大半吸引到自己身上,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    至于接下来还能做到什么,哲别就顾不上了,也可以说是毫无期待。    现在,哲别需要关注的,是自己麾下的弓骑兵们,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    “怎么样?”    “算清楚了吗?”    沉声发出一问,一旁的楼烦骑兵赶忙策马上前。    1    “汉人的齐射,是在大约一百步的距离开始的;”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应该很安全。”    “过去,汉人的弓弩,除了床子弩、大黄弩之外,也从来没有能射到一百五十步的。”    闻言,哲别只沉沉点下头。    哲别知道,床子弩,是汉人特有的守城器械,威力确实很大,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是‘弓弩’。    换句话说:床子弩造成杀伤的方式,并不是弓、弩寻常意义上的先瞄准,后发射,而是不管不顾的射向攻城一方的人堆里,撞死几个算几个;    在床子弩射出的巨失,结结实实撞进地方阵营之前,恐怕就连负责发射的汉卒,都不知道自己会这一发床子弩,究竟会射到哪个倒霉鬼。    而且床子弩每射击一发,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装填,才能打出下一发。    对于哲别率领的楼烦弓骑,床子弩,并不能算作是‘威胁’;    至于大黄弩,虽然有超过三百步的射程,而且cao持者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瞄准,但大黄弩的精准度,也并不会比床子弩好到哪里去。    1    而且,就如同匈奴军队当中,射凋者万里挑一一样,能拉开大黄弩的汉人,也基本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汉人的其他寻常弓弩,确实具有比匈奴长弓更远的射程。    但是······    “我的名字,叫哲别一!”    “我,是楼烦的王!    !”    咬牙发出一声沉呵,哲别便昂起头,缓缓责骂向前;    “让勇士们,在马邑城外自由狩猎!”    “距离,一百五十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