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日记(V_3_5) (第1/2页)
时丨2025年3月31日17时 天好冷啊。 瑟瑟发抖。 ………… ………… 时丨2025年3月26日16时 睡了一天。 ………… ………… 时丨2025年3月27日7时 睡不着觉。 又困又累, 但睡不着。 ………… ………… 时丨2025年3月27日2时 这个季节的纯甜沃柑好甜啊,还喝什么橙汁呀? ………… ………… 时丨2025年3月26日6时 思考事情。 写很费劲,一天下来也只是完成了两千八百字,感受最深刻是左脑右脑在博弈。 AI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写到一些地方自己不熟悉、没把握的直接问,虽然最后不一定会采纳,但相当于有了一个在创作时候可以交流的对象。 把稿子喂给AI分析优缺点的时候也能看到点评,给出的观点建议也能起到一些帮助。 今天浏览到有关“订婚强jianian案”的案件,因为出现频率实在太高我耐心下来看了看。 我不是很在意从法律层面有关事实、证据的认定虽然很多人很在意这种事情,在观察事件的时候我在思考婚姻本身。 婚姻本质是“组建共同生活”,不是一个单独的男人和一个单独的女人结了婚生活在一起就叫婚姻——可以称其为“事实婚姻”,但婚姻只停留在事实层面是很糟糕的事情,因为生活可能因为婚姻反而变得乱糟糟,这不符合需求。 我相信一个人对于婚姻的需求是建立在“能让我生活更美好”的基础上,而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真相是“人总是在一个环境里生活”。华夏的传统婚姻通常是让一个女人和自己原本的大部分生活分割,融入到男方家族环境当中。 这个过程对于一部分女性是容易接受的,但对于一部分女性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挑战。 自我意识并非贬义,自我意识的内核是自我批判,往往在认识并迫切渴望纠正自身命运过程中,产生近乎戏剧性的、浪漫的对抗越强的人越难分割生活。 或者说,“生活”本就是人赖以为生的基础,在以前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女人较为依赖家族,并且也容易成为家族利益交换的纽带,所以“婚姻是两个家族的婚姻”,门当户对的合理性基于此。 即便在当今,这种观念和旧俗依然存在,尤其存在于一些注重血统、注重男婴的家族,往往这样守旧的家族因为遵循传统而获利、壮大,这是一种生存策略。 这种生存策略往往具有地缘性,在某些地区盛行——我没有批判的意愿,因为我只会去观察和理解,并且不可否认这种生存策略有利于构建相对优质的生活。 但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这种生存策略在最初给到她或他是痛苦,生活是糜烂,那么这种生存策略就会成为令人窒息的笼。 有些女人穷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在反抗什么,只觉得呼吸困难,只觉得不自由……因为活在笼里,而脱离笼又活不下去。 所以“强jianian”真的只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吗? 叹气。 ………… ………… 时丨2025年3月25日14时 蒸蛋器砰砰两声烧坏了,还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