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传音 (第2/2页)
分子,往来的礼物送什么好呢?自然就是送书,当年第一次会面,顾秋先在选择礼品上颇为费心,最终没有买什么白雪糕汤麻饼,而是带了一摞书过去,都是精挑细选的,果然秦茵看到了,眉开眼笑,这些年也都是如此,秦茵在苏州,去香港买书不方便,况且如今大陆往来香港的口子,也收得越来越紧了,顾秋先有时候就送书给她。 而他们这边送过去的书,秦茵都是读的,还很认真,每次写信来,必有心得,还从这本书联系到那本书,把书名串起来就是一张网,就这个读书的量,也是够吓人的。 这些日子接触沈念,对女儿的性格,顾秋先很是喜欢,以为相当不错,那叫做“动静相宜”,沈念是坐得住的,捧起一本书来,能连续读两三个小时,都能一直保持精神专注,或许就因为她这样的注意力,才能够在几次转学的背景之下,考高中有这样的成绩,虽然不是顶尖,但也在前十名,很不错呢。 而沈念却又不是一味好静的,最喜欢各处去串,逛街不会嫌腻的,顾秋先虽然不太喜欢活动,却觉得女儿这样蛮好,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作什么整天守在书房里?那简直不是十几岁的女孩子,成了个几十岁的老太太了,戴一副大眼镜,一脸深思,好像一脑门子官司,这样子对身体也不好。 说了一阵话,玉莲嫂出去与人打牌,顾秋先便对何若冰说:“你今天就搬回来住吧。” 虽然顾秋先是很有勇敢的精神,主张何若冰这一阵都不要走,还是留在这里,然而何若冰是顾全大局的,依然是回去自己的住处,如今沈念走了,顾秋先自然便希望恢复之前的生活。 何若冰笑着答应了。 顾秋先又说:“这一阵的账目,也要好好地结清一下。” 何若冰咯咯地便乐,自己的这位长官啊,话语之间的转折往往如此突兀,本来还满含缠绵情意的,忽然间就如此现实了,柴米油盐。 这一天的傍晚,沈念回到了广州,继父沈志远来接她,继父是后勤部的副部长,也是大校军衔,在粤东的时候,父亲曾经问起过自己的继父,沈念和他说了,父亲当时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也没有问自己与继父的关系如何,因为话题敏感,沈念便也没有多说。 不过平心而论,继父对自己是很不错的,继父自己也有三个儿女,然而对自己这个“长女”最为钟爱,寄予殷切的希望,勉励自己好好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相比母亲的严厉,继父也更宽厚些,这一次自己回来,便是继父来接站,沈念也觉得自己与继父的关系反而更近一些,与母亲相对疏远,母亲的一颗心,除了工作,其她似乎都扑在后面的三个孩子身上,沈念有的时候想,自己或许是拖累了母亲吧。 所以这一次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沈念感到很是兴奋,这一个月时间住下来,也非常快乐幸福,好像是很久以来,终于找到真正的家。 家中客厅里,崔阿姨送上晚饭来,如今大家一起过苦日子,餐桌上便都是素菜,油也很少。 吃饭的时候,郭焕生和沈志远自然要问到她,这一次粤东之行是怎么样的,几个meimei弟弟也很好奇,沈念嘻嘻哈哈地说着,那边的街道是怎么样,有什么东西卖,哪样食物好吃,又去了什么地方玩,诸如此类,沈志远含笑听着,不时点头,meimei弟弟们一脸羡慕,郭焕生则微微沉下脸来,不知在想些什么。 吃过了晚饭,沈念又在客厅里和继父还有弟妹聊了一阵,便洗澡回自己屋里去了。 沈念歪在床上看书,不多时,母亲郭焕生推门进来,反手掩了门,走到她床边坐下,轻轻地问:“小念啊,你爸爸如今怎么样?” 沈念想了想,说:“身体不很好,吃饭很少,每餐也只吃那几种。” 郭焕生点了点头,又问:“他的性格现在怎样的,还是不爱说话吗?” 沈念答道:“很少说话,和我也说不上几句话,没事就看书,或者在那里想事情。” 郭焕生笑道:“还是当年的样子,你父亲从前啊,对着地图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除了琢磨怎样打仗,好像没有别的乐趣,也不喜欢出门,整天就希望能静静的,像个大家闺秀。” 说了这几句话,郭焕生一时间不再说什么,脸色很是犹豫,过了一会儿,她终于下定决心一般,话音有点强硬地问:“你父亲身边,如今有女人么?” 沈念连忙摇头:“没有的,只有玉莲阿姨,就好像我们家里的崔阿姨一样。” 都是保姆。 郭焕生这才松了一口气,又有一点哑然失笑,只是当着女儿,实在不好笑出来。 自己啊,可真是女人的通病,明明已经不爱他,倘若两个人重新生活在一起,简直受不了,梦中也会惊醒,可是却也看不得他又有了别人,其实并不是很留恋,只是好胜心吧,离开了顾秋先,自己也没有落魄,再婚的对象依然是干部,如今与顾秋先平级,颇有前途,自己并没有因为离了婚,就掉了身价,前景黯淡,以至于要追念前面的爱人。 郭焕生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很带了些“封建”味道,如今是妇女解放,女人是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也不兴“夫荣妻贵”那一套,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大家都是自己奋斗,凭自己的力量获得成绩,事实上自己并不是好像国民党官太太那样,活着只为享乐,浪费生命,自己在工作方面是非常努力的,只是偶尔抑制不住的,就会冒出这样的念头,或者并不是明确的想法,只是一种情绪,一种冲动。 即使是在革命队伍之中,女人的争气,往往仍然是盯在男人身上,如果是女人自己本身相当出色,丈夫对比之下便显得平平呢,郭焕生很是钦佩这样的女同志,然而却总替她们感觉到累,好像当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诸葛亮,明知道大业难成,却依然勉强干下去,只为一个信念,便耗尽心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