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当我站在逆光中─青空 (第2/7页)
到了这段忽然就显得yAn光欢乐,彷佛抛却烦恼,接着下一段被赵微昕言语冲击,到教室後整个双眼无神,整个气氛衔接不佳。 2.第三章第1节吴毓贞对向书语的第一印象,话虽如此,我倒觉得更贴切的说法是高中T育竞赛的介绍──讲太细了,b赛项目、参赛状况、被迫问话的缘由、询问向书语的说词等等,基本上都是外围资讯,推动力低不言自明。 此外,必须要注意到的是,吴毓贞之所以会提起这段回忆是为了回应向书语的询问,因此重点是在下一段关於大队接力练习的事,而非对她的第一印象。我可以理解这段剧情能够做为下一段剧情前的铺垫,只是向书语如此犹疑不安的开口询问,结果在重点段落之前塞入了这段相较之下对解决问题没有效益的段落而且篇幅还不短,格外让人觉得拖慢了剧情进展。 ●关键资讯错变成外围资讯→推动力效果不彰 第三章第2节吴毓贞关於大队接力练习的回忆,这段内容看来是作为推动剧情的关键而被写成,从文中可以看到,吴毓贞试图用这段回忆来唤起向书语所拥有的「勇於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心」,以回应向书语的询问。然而仔细检视後会发现,这段回忆的内容并无法导向「勇於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心」,甚至对解决向书语的犹豫不安没有帮助。由於推动力没有成功被发挥,结果这段回忆就变成外围资讯了。 1以吴毓贞的角度来描述回忆,根本无从得知向书语内心的想法,就我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并不觉得向书语「勇於」面对与解决问题,只觉得她b同学冷静理智。 2描写太仔细,从向书语提议录影到归纳出练习失误的重点,映衬其他同学闹哄哄的争吵,虽然增加了真实X,却也把风向变成「向书语很有能力」,更是偏离了「勇」。 3回忆结束後,向书语不解为何吴毓贞提起这段往事,显示她并没有成功被唤醒唤起所谓的勇於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心。 【小结】 以上是关於过多外围资讯的举例,若单从这个逻辑来检视作品,不晓得有多少段落都能被指出无关键资讯、无推动力、不重要,然而无推动力的外围资讯并不代表它没有存在的意义,首先,一定得要有最基本的外围资讯才能建立起场景,没有场景的话剧情无法成立,连推动力都无从讨论起;再者,外围资讯还有烘托气氛的效果,也许本身并没有推动力,但是能帮助推动力增强效果;最後,我认为外围资讯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刻划角sE,毕竟作品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展演故事的角sE,所谓的推进力,作用对象正是故事角sE。因此,在检视某段剧情内容是否重要,是否必须存在,还是得把「有意义的外围资讯」考量进去。 我认为优秀的故事要能够做到去芜存菁,使作品中每个情节、每一句话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想说的细节很多,作品的篇幅有限,势必得做出一些抉择,我认为青空若想使本作品更加流畅JiNg彩,必须要耗费心思反覆检视并思考,究竟哪些外围资讯是必须存在,哪些外围资讯对剧情相对不重要而做调整删减,希望我上述以两种资讯做为解释的方法能够帮助青空判断。 二关键资讯不足 如字面意思,意指文中没有放进足够的关键资讯,就像是推动某物T需要十分力,却只使用了七分力,自然会动力不足。那麽何谓「足够的」关键资讯?坦白说并没有一个具T的标准,我认为只要能够说服读者相信剧情从A到B合情合理便称得上「足够」,然而每位读者的思考方式各不相同,也许甲能被说服,乙却无法,身为创作者大概也只能先做到说服得了自己,再另外多多询问读者意见来做调整了吧。 前面我曾提到本作剧情是有逻辑X的进行,言下之意是指本作剧情进展的合情合理程度我尚能接受,但我还无法「被说服」,因此才会评价本作关键资讯不足。以下我就以本作内容来做实际的举例,说明为何我无法被说服、究竟是哪些关键资讯没有被放进去。 我以本作目前最大的事件──「向书语面对心伤,重拾排球」来作举例,首先来整理一下这个事件发生的阶段: 起:骆成昊登场,邀请向书语担任球队经理。 承:向书语拒绝邀请,铺写对排球的伤痛心理。 转:薛书海、赵微昕、吴毓贞等人的鼓励。 合:向书语决定面对伤痛,并请求薛书海也重拾排球。 再转:骆成昊收回邀请。 再合:向书语和薛书海加入排球队。 补充说明,以上分段是依四段结构法加上个人理解而成,如果跟青空认知不同的话,不用太在意,我自己也不敢说是很正确的解读尴尬笑。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剧情编排方式是三幕结构,由於我认为这里用四段会b较好讲,便采用了四段结构。关於「再转」和「再合」是我另外区分的小段落,基本上这个事件到「合」就差不多结束了,只是从整T看还是以正式加入排球队作为结束b较完整。 特别要讨论的部分在於「承」和「转」段,这也是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段落,就我的理解,「承」是承接并支撑「起」段的概念,「转」则是相反过来,与「承」相对抗衡,「合」便是对抗的最终结果。 ●承 「起」段揭开事件的序幕,末了以向书语拒绝担任球队经理做结,也就是说,「承」段的重点将会是建立起「为什麽拒绝」的论点来支持「起」段的结果。 从文中可知,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再也没有勇气面对排球」,而没有勇气面对排球的原因是「早已放弃排球」,放弃排球的原因则是「不能打球」。 若放大格局来看,更深沉的原因乃是向书语抱持着「逃避心态」,她从车祸後就一直逃避面对排球,由於抱持着逃避心态才想都没想的拒绝了学长。她大可继续逃避下去,怀抱着遗憾照样度过每一天,若是如此剧情会跟现在完全往不同方向发展啦!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重要转捩点,促使/迫使向书语不再逃避。 在处理转捩点问题之前,必须先来处理整个问题的大前提:向书语为什麽要逃避?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法承受失去深Ai事物的痛苦。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前提的建立有两个要点: 1.如何失去 失去的方式有好几种,有的可以挽回,有的则不行,我们总要确认是属於哪一种,才能理解为什麽向书语会痛到想逃避。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三章第3节首次被揭露,而後在第四章第2节做了更详细的说明。於是我们可以知道,向书语是由於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重伤,再也不能打排球。 2.痛有多深 俗话说Ai得越深伤得越痛,要了解向书语有多麽痛,势必得了解她对排球的Ai有多深。关於这点,勉强称得上说明的是第四章第2节的这句:「对当时的我来说,排球就是我的一切,它是我生活的信念」,只是宣称排球对她的重要X而已,具T来说到底多重要、到底有多深Ai排球并不清楚。不过因为在文中可看到她的情绪反应,对於失去排球的遗憾相当悲伤,就结果论算是有达到建立前提的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