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客从远方来 (永久休栏)_【四】当我站在逆光中─青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当我站在逆光中─青空 (第3/7页)

确认好前提,现在让我们来讨论转捩点,实际从作品内容检视,这个转捩点主要立基在三个素材上:

    1.在别人不经意提起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面对

    2.给自己勇气吧,面对那惨不忍睹的伤

    3.正因为放不下,正因为还喜欢着,所以没办法就这麽放着不管

    关於第1点,一般而论是没什麽问题,但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还是能指出不合理处。所谓的「不经意提起」,先不说刚受伤的国中时期,高中已过了整整一年,难道从来没有人对向书语提过排球话题?T育课一定会接触到排球,她长得高又打得好,难道不会有排球社的人邀她入社?这里只是我的推论啦,这间高中既然是排球强校,表示排球相关的资源很充足,至少会x1引不少学生关注排球吧,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参加校队,更别说nV生完全无法加入,在这种情形下,难道不会成立一般排球社?起码会有个nV子排球社吧?校队跟社团的X质取向不同,难道进入这所高中就不能作为兴趣愉快打排球吗?像我以前的高中是篮球强校,HBL优胜赛的常客,除了校队之外,还另外有男篮社跟nV篮社呢。不过这真的是吹毛求疵啦,文中有清楚说明该校没有nV子排球,不影响剧情的逻辑。

    此外,我也有点想吐槽骆承昊为什麽知道向书语没有再打排球,又怎麽知道她还是喜欢排球?我猜那句大概只是他没什麽依据的随口说,不过向书语竟然光凭这句随口说反应就这麽激烈,更加怀疑过去一年真的没有任何「不经意的话」戳她伤口?

    关於第2点,我无法信服之处在於向书语之所以会有态度上的转变,契机竟然是朋友用坚定强势的态度说:「你先听我说完」……真是太神奇了赵微昕!向书语心态转变如此之快让我觉得之前的逃避很无所谓。当然,如果从美好的角度来解读,也许对向书语来说知心好友的一句话就是如此有力,但对我来说,连朋友要说什麽都还不知道就能鼓起勇气,於理太牵强。

    关於第3点,经由赵微昕的犀利举证,向书语被揭穿自己用尽全力隐藏的真实意图,同时也让她更加确实的意识到:「对,我没办法放着不管。」当自己内心隐藏的想法被别人具T摊开在面前,就再也无法假装它不存在了,我觉得向书语因此接受自己放不下排球的事实,并转而决定面对,相当合情合理,补回了第2点的瑕疵。

    就结果来说,这个转捩点的建立还算OK,向书语决定不再逃避,勇敢面对心中的伤口,剧情正式进入「转」段。

    ●转

    「承」段的内容主要在处理向书语拒绝面对排球,在经过转捩点後,接下来「转」段便是要处理她面对排球、重拾排球的部分。让我们一步步厘清:

    1.向书语因为不能打球所以放弃排球,这个因为所以的关系式为什麽成立?依我的分析推论,乃是由於她认为「不能打排球」等於「失去排球」,而「放弃排球」也等於「失去排球」,所以「不能打排球」等於「放弃排球」这个递移律便如此成立了。

    2.那麽为什麽向书语认为「不能打排球」等於「失去排球」呢?就算不能打排球,还是可以看排球b赛、成为排球迷之类的啊。

    可能原因一:她Si脑筋,坚持认为能够打排球才是拥有排球,别种方式都不行。

    可能原因二:没人跟她说过,从来没想到有别的可能X。

    可能原因三:不能打排球这件事深深打击了她,让她下意识逃避,从来没动脑想过。

    原本我这里写了两大段来推论到底是哪个原因,後来发现在第四章第2节有个明显线索可循──「我知道自己已经不能站在球场上,但我却不愿意面对现实」,看起来b较偏向原因三。

    3.俗话说要对症下药,既然知道了原因,那麽相应的解决方法就是:b向书语不要逃避,b她动脑想。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赵微昕担当起这项任务,成功的让向书语在睡前心想「真的有就算无法打排球也可以拥有排球并继续战斗的方法吗?」

    4.按照这个步骤,接下来就是向书语思考「何谓拥有排球」、「继续战斗的方法」的关键时刻,从文中可以看到,向书语在当天晚上便得出了答案。可以从以下几处判断:

    线索一:都想了一个晚上,你应该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麽了吧?→知心好友的想法总是有几分可信度。

    线索二:话说你为什麽突然跟我提这件事?……向书语不解对方话中的意思。→向书语不懂吴毓贞说往事的目的,表示这段回忆对她没有作用。

    线索三:吴毓贞总感觉得出来,其实对方早有了答案→二次证明,刚刚的回忆对向书语没作用。

    假设向书语真的在那天晚上便得出答案,那麽为什麽隔天赵微昕呛学长的时候却支支吾吾无法回应她?有可能是她当时还在犹豫,後来她试着询问吴毓贞的行为也可以解释成是为了摆脱内心犹豫。

    从另一方面谈,就算向书语不是那天晚上就得出答案,至少在隔天下课时就已经是下定决心的状态了,这点应该没什麽疑义,她可是直接冲去找薛书海,还很肯定的说「我找到了即使不能打排球也能战斗的方法」。

    好的,现在让我们回到原题,前面提到「转」段的内容与「承」段相对,同样用直观的方式来思考,将「承」段整个倒转过来看,「转」段的推展逻辑应该会是:向书语领悟不能打球不代表放弃排球,不想放弃排球的话就要勇敢面对排球,面对排球的方法之一就是答应担任球队经理。

    对照刚刚一步步厘清的结果可以发现,「转」段的JiNg髓集中在第4点──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我完全不知道向书语怎麽得到领悟,怎麽下定决心。前面几个小瑕疵我还能够接受,这里如此重要的转折,却直接一个过场就告诉结果,实在无法让我被说服。

    朋友说:你明明就喜欢排球!不要当缩头乌gUi!难道不能打排球就不能战斗了吗!

    她便想:啊对耶,我怎麽没想到,朋友说得真对,去跟学长反悔吧!

    这是极度夸张化的浓缩结果,并不是我在作品的真实感受程度,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不懂向书语的想法,就结果而论差不多等於她只是听从朋友建议罢了,什麽「下了很大决心才重新拾起排球」第四章第4节,看不出来有很大的决心啊。如果这道槛这麽简单就能越过,那过去的纠结到底是在g嘛?

    再者,向书语说「我找到了即使不能打排球也能战斗的方法」,这句话本身有值得讨论之处,以粗糙的说法来解析,意思大概就是:

    打排球=战斗,当球队经理=战斗,打排球=当球队经理

    那麽,为什麽当球队经理可以达到「战斗」的效果?达到「战斗」效果的方法不只一种,为什麽是选择当球队经理?

    这牵涉到她对「战斗」的定义,从话中含意,显然她原本认为不是亲身上场打球就不是战斗,那为什麽现在就能接受不上场打球也可以战斗?担任球队经理与在场边声援的观众同样都是没上场打球,哪个部分让她认为有「战斗」的效果?就我随便想到的点子,她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